数字就业平台赋能“双就近”
在2023年11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举行的一场“双就近”就业服务招聘会上,求职者有了一种新体验:“刷脸”就可找工作。
“我们在招聘会现场设置了‘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求职者无需登录注册,只需刷脸即可完成岗位报名,减少了以往登记信息的繁琐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求职效率。”现场招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简便的数字化求职体验,得益于当地持续推动的就业服务变革。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九龙坡区人社部门秉持“本地企业就近用工、本地人员就近就业”的理念,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就业帮扶深度融合,引入重庆大型人力资源公司——重庆汇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打造“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
“针对当前公共数字就业平台数据资源匮乏、服务设施及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我们搭建‘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构建了行之有效的数字化就业帮扶组织体系。”九龙坡区人力社保局局长陈智介绍说,在融合“公共+市场”数据资源方面,通过引入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运营,“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入驻企业达3万余家,累计提供岗位53万余个;另一方面,就业平台将登记求职、失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生活困难等需求侧人员信息也纳入其中,建立起资源丰富、内容齐全的用工及求职信息数据库。
依托数字平台数据库,按照“本地企业就近用工,本地人员就近就业”原则,“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可根据岗位需求和求职人员实际,智能匹配供需两端,用工和求职双方可在平台随时联系沟通。
重庆汇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卿优介绍说,针对传统数字就业平台缺少“零工”岗位供给、服务事项不全、匹配算法不合理等问题,“就近帮”平台还对数字就业帮扶的服务类型、岗位供给、匹配算法等内容进行功能重构。如在提供传统线上招聘、求职等服务的基础上,打造“学生专区”“宝妈专区”“上班族专区”“自由职业者”等板块,为不同类型的求职群体提供针对性强、指向明确的岗位供给服务。
大容量的供需数据,是“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发挥实效的前提条件。在依托重庆知名求职市场——汇博人才市场线上、线下巨大用工需求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加岗位供给,九龙坡区人社部门还组建专业化就业服务工作队伍,每月入户“扫楼”,全覆盖采集企业用工信息,动态更新平台数据库。“尤值一提的是,我们还依托‘就近帮’平台布局居民生活领域。平台除允许企业发布岗位外,社区居民也可通过平台发布宠物喂养、照料老年人、家政保洁等‘零工’岗位,全面覆盖基层居民生活需求。”卿优说。
为促进“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发挥实效,进一步便利企业、居民,九龙坡区人社局还与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开发“固定+移动”服务终端,部署在基层村社就业驿站,并安排工作人员常驻,帮助不方便使用手机App的人员快捷求职;还开发手持终端,让就业服务工作人员便捷地更新辖区居民就业及享受帮扶情况,助推就业服务更加智能高效。
“如今,以‘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为抓手,我们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九龙坡区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科科长张栋说。
示范基地助力“家门口就业”
为推动“双就近”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2023年以来,九龙坡积极创建一批“就近用工、就近就业”的示范基地,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依托“菁英创谷”、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驿站等载体,精准落实各项政策和帮扶措施,打通居民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在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灵活就业正成为新风尚。在社区的“巧手梦工坊”,一些宝妈聚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忙碌,或装裱婚庆头饰,或缠绕摩托车仪表线束。一位社区居民说,她在这里工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完全可以满足一个家庭的生活开支,实现了家庭、工作两不误。
“社区人口众多,同时外来人口占比高、低学历人群多、返乡农民工多、就业困难人员多,加之社区地处偏僻,周边没有大型制造业企业,居民外出找工作并不方便,我们就免费为居民求职和企业招工充当桥梁,做好服务接待、就业咨询等工作。”民安华福社区负责人表示。
据悉,该社区正是九龙坡区打造的“双就近”示范基地之一。近年来,九龙坡区人力社保局以民安华福社区为示范点,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20余万元,在社区原有基础上布局培育近2000平方米的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体,实现“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工位、培训有门路、服务有渠道”。
像民安华福社区这样,九龙坡区人社部门持续在基层一线推广“家门口就业”模式,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家门口就业驿站153个,初步形成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促进困难人员、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方面,九龙坡已建成零工驿站(市场)8个,13个镇街同步在办事大厅开通零工服务窗口,建立起“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全力保障零散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下,有活干、能挣钱”。依托这些载体,近两年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0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0.3万个,线上发布职位信息1.3万条,开展职业指导6.4万人次,职业介绍成功2.4万人次。
“我们将持续深化‘本地企业就近用工、本地人员就近就业’机制,充分挖掘公共和市场两种资源,帮助各类企业招工稳岗,支持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陈智表示,下一步,九龙坡区人社部门将充分利用“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打造更多“双就近”示范基地,搭好供需平台、深化服务共享,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尤其是帮助退役军人、农民工、长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
推动本地企业就近用工、本地人员就近就业,能实现市场供需双赢,也是基层就业服务的工作目标之一。近年来,锚定这一工作思路,重庆市九龙坡区积极探索“双就近”就业服务改革,通过统筹整合就业、创业、培训等公共服务资源,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就业帮扶深度融合,打造“就近帮”数字就业平台,助力实现“就近用工、就近就业”。为推动“双就近”工作取得更好成效,九龙坡还创建一批示范基地,通过打造下沉式招聘会、就业工坊、创业基地等载体,帮助更多基层群众实现充分就业。2023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帮助8599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45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