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养老服务>养老资讯

让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亲” 重庆提档升级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发布时间:2025-09-12 16:46
发布时间:2025-09-12 16:4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当前,大多数老年人仍然偏好居家和“家门口”养老,这对养老公共资源的配置带来了挑战。重庆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满足市民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新期待?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9月12日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9月12日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阚吉林介绍有关情况。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文科 石涛 摄

阚吉林介绍,近年来,重庆聚焦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舒服、更自在,在完善设施网络、推行运营管理、优化服务功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

——织密全覆盖养老服务网络

聚焦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亲”需求,重庆通过“区县、镇街、村社均有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区县、镇街、村社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区县养老服务综合指导中心34个,失能特困集中照护中心67个,打造镇街养老服务中心955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2871个、农村养老互助点8000余个,形成以区县为引领、以镇街为枢纽、以村社为触角,上下贯通、合理配置、服务高效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市围绕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已打造养老服务圈400余个,有效满足了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助餐、助医、助浴等需求。

——推行专业化社会化运营

重庆探索“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社会化运营模式,支持大型民营养老服务企业参与公建民营改革,承接街镇中心、社区站点连锁化运营。以1个镇街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带动辖区N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延伸专业化服务到社区、进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老年助餐、康复保健、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多样化养老服务。近年来,重庆培育引进了一批大中型养老服务企业,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超过90%。

——持续满足群众高频养老服务需求

居家方面,重庆着力完善居家养老照护体系,发挥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引领带动作用,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00余张,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3.9万户,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100%。社区方面,开展100家社区医养中心建设试点,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等4种服务模式逐步完善,老年人就近就医更省心更省力;全市社区老年大学达到131个,多层次、立体化社区老年大学办学网络加快形成;开通“助浴快车”10列,探索24小时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APP等助洁服务,推进养老与物业、家政等行业融合发展。

阚吉林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结合全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五五”规划编制,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为基础,以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保障力度,扩大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