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重庆召开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小切口,高水平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臭水库”将嬗变成“美丽湖”
油坊河是黑水滩河一级支流,流经北碚静观镇、水土街道、复兴街道,最终汇入嘉陵江。曾因沿线场镇管网设施等问题,有约2000米的黑臭水体,末端的湖库也因多方面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
为实现岸绿水清,北碚全面启动油坊河治理,采取前端截污控源、河道清淤疏浚、沿岸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湿地等措施“刮骨疗毒”。
北碚油坊河正在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
“监测显示,油坊河水质已经从劣Ⅴ类提升至Ⅴ类,后期生态修复后将全面消除黑臭,预期水质将提升至准Ⅳ类。”北碚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油坊河末端湖库,北碚区将湖库尾端、油坊河入库段规划为生态修复区。根据河流水系、岸线分布情况,将生态修复区划分为陆域环境改善区和水域环境修复区,通过水体生态修复、陆域环境改善,提高水环境质量。
“在水深不超过1.5米的区域培植水下森林,并在沿岸建设生态缓冲带,削减入河种养殖污染负荷,透明度有望达到1.2米。”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油坊河末端已完成部分内源清淤工作,淤泥就地回用于生态湿地建设。
油坊河末端湖库现在有个好听的名字——美丽湖。这既是对该湖库的美好期许,更是北碚区立下的“军令状”。
治理生活污水杜绝清水返“黑”
臭水沟问题解决后,为杜绝清水返“黑”,北碚从源头入手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推动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目前,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已建成投用3套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和1套资源化利用设施,有效解决全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
村里黄家湾居民点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再采用喷灌的方式还田还地,打通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最后100米”,达到节省人力、及时利用水肥的效果。
该模式还配套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通过手机APP自由选择对居民影响最小的时段进行智慧浇灌,突出因地制宜、就地就近、智管智用、生态循环的治理原则。
锚定农村黑臭水体清零目标,建立长效机制
两个月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工作方案》,提出全域全面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清零区县创建,推动解决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
重庆针对农村黑臭水体“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这个特征,开始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截至目前,全市39个涉农区县(渝中区、两江新区除外)共排查建档农村黑臭水体1102个(条、段)、面积280余万平方米。
重庆是全国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据统计,通过前期国家试点,初步探索出治理方法和路径,累计完成54个(条、段)水体治理,消除黑臭面积31余万平方米;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700余座,处理能力17.8万吨/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持续提升。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工作,并实施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坚决打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这场硬仗。
根据部署,重庆结合山区库区、山地丘陵的特点,提出到2025年底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清零、全域创建、长制久清”总目标。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