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救助标准

重庆将动态调整社会救助保障标准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12 16:38
发布时间:2025-09-12 16:3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和完善社会救助标准,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9月12日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9月12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副局长许建华就相关问题回答网友提问。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9月12日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许建华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文科 石涛 摄

许建华介绍,针对网友关注的低保标准调整问题,近年来,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筑牢民生底线,经市政府同意,重庆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机制,每年根据我市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含必需食品消费支出和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物、水电、燃气、公共交通、日用品等非食品类生活必需品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合理测算、动态调整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2020年以来,重庆城乡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620元、496元分别提高到770元、630元,分别增长24.19%、27.02%。同时,为精准应对物价上涨等因素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市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适时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切实增强困难群众抵御风险能力。

许建华表示,下一步,重庆民政将与相关部门一道,认真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指数、居民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力状况等因素,合理调整低保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标准调整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