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久旱逢甘霖”,同时也不要忘了“旱后有大汛”。重庆多地即将迎来降雨之时,需要高度警惕“旱涝急转”。
8月26日,重庆市水利局召开做好当前水旱灾害防御和严防旱涝急转工作调度会,对当前水旱灾害防御的严峻形势进行分析,要求各区县高度重视防范应对“旱涝急转”,对风险隐患全面再排查。
何为“旱涝急转”
“通常来说,就是在一定区域、流域,长时间发生干旱后突降暴雨,一方面导致城镇、农田的水短时间排不出去,一方面导致中小河流突然涨水。”重庆市水利局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宋刚勇说道。
宋刚勇认为,对于多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的重庆而言,“旱涝急转”更多时候会以“旱‘洪’急转”的方式呈现。相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涝灾,重庆受地形影响,久旱后的溪沟、滩涂等河道狭窄的小范围区域,在短时强降雨来临后,山洪、泥石流灾害风险陡增,给水旱灾害防御带来极大挑战。
“久旱之后强降雨引起的洪灾,存在预警时间短、致灾时间快、自救时间短的特点,危害性极大。”宋刚勇说,高温天气下不少市民会选择去一些小的未经开发的网红景点,这都是需要极力避免的。而在户外活动时,大家也需要不断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并遵从当地工作人员劝导。
目前,重庆全域已持续较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少雨,部分区县缺墒甚至重度缺墒,土壤持水量已处低位,这意味着一旦发生局地短时强降雨,极易诱发山洪、中小河流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加之嘉陵江流域上游四川地区从24日起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个别站点达大暴雨,过境洪水发生的概率也较大。为此做好“旱涝急转”的工作,势在必行。
加强对群众涉水活动区域的排查
面对或将到来的“旱涝急转”,将如何进行应对?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水利部门正在开展风险隐患全面再排查。在众多排查事项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全面加强对群众涉水活动区域的排查。
高温连晴天气期间,避暑戏水市民游客较多,各地水利部门要提请当地基层政府,督促指导涉水旅游景区和高山纳凉避暑区的管理单位,加强风险管控,摸清隐患点、风险点,做好应急预案。
对未开发的野景点和网红景点,要加强专项排查和定期巡查,收到区域短时强降雨预警预报时,要安排人员蹲守,劝导群众离开危险区域。
近期长江、嘉陵江水位处于低位,在江心岛、拦河坝、礁石滩涂上休闲、游玩、垂钓的民众较多,也需要及时进行劝离,避免发生危险。
此外,各地水利部门将高度关注上游区域的降水情况,持续加强水库(水电站)泄洪放水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预警时效性和精准度,做好对群众的预警和宣传引导。
对风险隐患区域进行再排查
除了加强群众涉水活动区域排查,全市还将针对山洪、水库、在建水利工程、库区高切坡隐患进行再排查。
其中,针对全市现存的3432个山洪危险区和260个防洪薄弱环节风险点,排查村居两委干部是否具备组织群众有序应急转移的能力。
已销号的626个山洪危险区,排查经过此轮干旱后是否有新的隐患存在,因人员迁出已销号的危险区是否有流动人员活动,一旦排查出隐患风险,立即按照山洪风险区进行管理,落实责任人和对应措施。
对于土石坝水库和已经干涸低于死水位的水库,在高温暴晒下是否会出现了坝坡干裂、渗水滑坡、溢洪道库岸崩塌等隐患,并及时整治处理。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