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重庆2023年度创伤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目前,全市87家医疗机构建有创伤中心并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已覆盖所有区县。
对创伤患者来说,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接受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为提升治疗效果,近年来,重庆积极推进创伤中心建设。
参会者正在市急救医疗中心参观。
“当时,情况很危急,人都昏迷了。”在垫江县人民医院创伤外科病房,提起丈夫前不久从高处坠落的情形,陈琴(化名)仍后怕不已。她说,当她接到电话赶到医院时,丈夫已完成初步检查,检查发现其有脑挫伤且有颅内出血、多发肋骨骨折、胸腔有积血、骨盆骨折。
据垫江县人民医院创伤外科主任丁文峰介绍,按照传统就诊流程,医院急诊科需邀请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等科室的专家一起会诊,集体商定诊疗方案,但这样往往会耽搁较长时间。得益于该院建立的实体化创伤中心,对于这种多发伤患者,会由创伤外科医生主导,在综合判断后,他们很快就确定了优先治疗方向。
在垫江县人民医院,医生正在查看患者病情。
“考虑到休克的原因主要是骨盆骨折,所以我们组织介入科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手术,目前,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丁文峰说。
像这样的创伤中心,重庆已设立87个。为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创伤中心建设时要求做到医院院前和院内联动,也就是120医生到达现场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后,会通过5G技术等将患者病情实时传递给后方,通过前后方联动,尽快形成抢救方案。
“我们要求当天值班的高年资医生带领创伤救治团队提前到达急诊室,等候严重伤残患者到达并主导抢救,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创伤患者在急诊室等候的时间。”重庆创伤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副院长都定元说。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非常必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主席姜保国在会上表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有2300家医疗机构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将进一步提高基层创伤救治水平。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