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获悉,近日,酉阳南腰界镇获批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南腰界镇位于酉阳最南部的渝黔结合处,全镇幅员面积93平方公里。1934年,红三军以南腰界镇为大本营建立黔东特区。目前,南腰界镇共有56处革命遗址,全部保存完好。
据了解,1934年6月,贺龙、夏曦、关向应率红三军在南腰界镇驻扎,建立了南腰界大本营,创建了包括酉阳、秀山在内的黔东特区。1934年8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西征,为中央红军先遣探路,与红三军会师后,于同年10月27日在此举行会师庆祝大会;然后又从这里出发,发动湘西攻势,开启策应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新征程。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供图
至今,南腰界镇上还保留有在重庆建立的首个红军大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大会旧址猫洞大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曾经驻扎地红军街等56处革命遗址。
不仅如此,南腰界镇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这里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镇区内街道格局和建筑形式维持着土家族、苗族民居风貌特征,红军街、杨家寨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历史遗迹和环境风貌,能够相对全面地表达城镇的历史信息,展示城镇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集中体现了土家族、苗族特有的民俗民风和传统生活方式。
杨家寨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供图
从城镇空间来看,南腰界镇是典型的山地传统城镇格局。建筑与环境、地形有机结合,集中展现了山地传统空间艺术魅力,为研究城镇规划选址、建筑营造艺术、环境景观要素等提供丰富的资料。
下一步,酉阳县政府将按照《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组织开展设置保护标志牌、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进一步发掘文化内涵,创造旅游文化品牌,实现传统风貌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