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文化体育 > 文化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8-08-02 17:40
发布时间:2018-08-02 17:4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名称

级别

面积(平方米)

年代

地址

描述

大足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55100

公元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祐)

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街村

宝顶山摩崖造像包括以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对研究宝顶山石窟史乃至中国密宗史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大足石刻——北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8400

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

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山巅(俗称佛湾),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对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断代分期、历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较高价值。

大足石刻——南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5000

公元1131~1162年(南宋绍兴年间)

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办事处群力村

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1131~1162年(南宋绍兴年间),崖面长86米,高3.5~10.2米,通编为15号。其中造像5龛窟,主要有三清古洞、后土圣母龛、龙洞、真武大帝龛等道教题材。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有着极高的宗教、历史、艺术价值。

大足石刻——石门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600

公元1094~1151年(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重庆市大足区石马镇新胜村

石门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1094~1151年(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刻像崖面全长71. 8米,崖高3.4~5米,通编为16号,其中有造像12龛窟。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进等工匠师镌名。

大足石刻——石篆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5000

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

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佛会村

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开凿而成。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0号。石篆山摩崖造像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