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教育 > 实施情况

2所国际化特色高校 16个特色项目 助力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发布时间:2021-09-24 16:06
发布时间:2021-09-24 16:0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9月2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为进一步助推重庆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助力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重庆市遴选2所高校建设国际化特色高校,16个项目实施国际化特色项目,大力培养涉外法治人才、非通用语人才等,助推重庆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重庆是全国第四个(中西部唯一一个)与教育部共建中外合作办学部市联合审批机制的省市。

来自市教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市举办有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数量达28所,合作院校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重庆市专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57个。

今年,重庆与天津、上海、海南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办学,支撑重庆高质量发展,今年9月,市教委和市财政局遴选确定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为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重点培养涉外法治人才、非通用语人才、“外语+专业”人才等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法治保障、语言保障和智力支持。

此外,我市还遴选确定中国与东盟国家分享脱贫经验平台建设研究(西南大学)、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建设项目(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流光炫影•让生活更美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之美互鉴计划(四川美术学院)、新发展格局下内陆开放高地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等16个项目实施国际化特色项目。

“项目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内外统筹、提质增效,特色发展、服务大局等原则,通过3年左右的建设周期,支持建设单位汇聚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和力量,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在不同领域争创一流,实现特色发展,从而带动全市教育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和整体发展。”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建设单位将签署项目建设责任书,明确项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等内容,并采取过程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等方式,实施动态化管理,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此外,重庆还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发起成立了重庆市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中非(重庆)职业教育联盟、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等。部市合作共建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与涉外法律研究中心等平台,法治化、常态化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发展。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渝北区等4个区启动建设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积极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基础教育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支撑作用。

延伸阅读:

9月23日,市教委组织开展“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大家谈”活动,记者相继走进四川外国语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了解2所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在培养非通用语人才、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做法与成就。

四川外国语大学:着力培养非通用语人才、提供智库咨询服务

为了适应服务业对外扩大开放的人才需求,川外通过“外语+”“+外语”“复语/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对学生进行精英化培养,15人小班教学,中、外教集体授课。同时采用‘2+1+1’模式,与对象国高校联合培养,大三出国就读一年。学生还需选修辅修国际经贸、法律等专业,成为多语言、跨专业的人才。”9月23日,川外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忠政面对来访的记者介绍。

在“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方面,四川外国语大学目前形成中东、中东欧、东亚、东南亚等语种群,共有土耳其语、匈牙利语、捷克语等15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后期将筹备印尼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腊语等4个非通用语专业。

此外,围绕国家对国别区域研究的迫切需求,结合重庆实际,四川外国语大学组建区域形象与舆情研究中心,并新建重庆当代中国研究院、国别与区域研究院,形成智库集群。

“我们每周、每月定期组织学校非通用语的专家,提供国别分析报告、翻译国外政策法规文本、撰写国外经贸动态,帮助企业获取信息,顺利地走出去。”国别经济与国别商务研究中心负责人彭程说,动态会及时发布到“渝企走出去”平台,这是四川外国语大学作为外部智库,与重庆市商务委联合打造的平台。

西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计划”成果显著

“为适应国家对外开放需求,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学校充分发挥已签署国(境)外校际合作协议的近200所高校和机构的功能,重点开展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等工作。”9月23日,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岳彩申向记者介绍道。

岳彩申介绍,在重庆市国际化人文特色项目的支持下,西南政法大学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重点实施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计划、国际化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及国际法专业全英文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四大行动计划。

“近年来,我们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岳彩申介绍,西南政法大学依托“双语双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项目,选派了3批100余名学生赴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高校研修,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东盟法律的特色法治人才;通过“国际法拔尖人才项目”,选派了27名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研修或攻读学位,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高层次东盟国家研究生培养项目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学术交流也成果颇丰。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强化法学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创新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岳彩申介绍,学校将继续聚焦法学领域研究、重点领域研究和区域与国别法律政策研究的智库建设,以特色发展为支点,撬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整体工作,助力重庆高校教育对外开放向“新、高、实、深”方向发展。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