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文化>旅游>资讯动态

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引客 云阳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幅均超20%

发布时间:2025-10-09 16:51
发布时间:2025-10-09 16:5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0月9日,记者从云阳县获悉,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得益于世界地质公园这张“金字招牌”,该县文旅市场表现亮眼,8天累计接待游客215.79万人次,同比增长21.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27.02%。

游客在恐龙化石遗址馆近距离感受亿万年前的“侏罗纪世界”,探寻生命演变的奥秘。本文图片均由通讯员 谭启云 杨佳奇 摄

“世界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让云阳真正走向了世界。”云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云阳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作为我市创建的首个世界地质公园,它在今年“双节”期间迎来了市场检验,全县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幅均超20%的背后,是中外游客对云阳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世界级恐龙遗址核心资源、独特自然生态显著标识、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等三大特点的认可和追捧。

据了解,云阳世界地质公园拥有本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世界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公园内已探明化石露头区域长达18.2公里,横跨整个侏罗纪中期,被誉为“世界恐龙化石长城”,发掘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命名了普安云阳龙、朐忍渝州龙、元始巴山龙等6个新属或新种恐龙。

云阳龙缸景区以独特的地质遗迹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八方游客。

与此同时,云阳世界地质公园山水交融、林茂物丰,自然生态独特多样,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其中,龙缸天坑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天下第一缸”,龙洞、大安洞、石笋河峡谷等景观构成了完整的岩溶系统,具有很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原始森林和高山草场等自然景观壮美秀丽、浑然天成;动植物种类丰富,拥有长江鲟、灵猫、水杉等57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

除此之外,地质公园内还保留着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1197处古建筑、古遗址等被列入《全国文物分布图》。其中,张飞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珍藏着汉唐以来大量碑刻字画,被誉为“巴蜀胜景、文藻胜地”;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磐石城素有“夔门砥柱、川东屏障”之称,是地质遗迹和文化遗产结合的典型代表;土家族风情又为地质公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特色。

节日期间,云阳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目的地。其中,“旅游+地质”融合模式备受青睐。游客们行走于悬崖绝壁上的“云端廊桥”,俯瞰清澈蜿蜒的石笋河,领略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感受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独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云阳县在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服务体验、深化业态融合等方面协同发力,“双节”期间接待门票游客20.42万人、同比增长41.53%;实现门票收入894.72万元、同比增长27.4%。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