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恒合土家族乡的集镇早市已蒸腾起烟火气——挎着竹篮的游客与挑着晨露蔬菜的农户讨价还价,25℃的山风卷着土家山歌掠过青瓦屋檐。
同一时刻,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薄雾中,苏女士一行正将帐篷扎进26℃的林海。
山的另一头,茨竹乡农家乐的烟囱升起袅袅炊烟,老板李德兵揭开砂锅,土鸡汤的醇厚香气混着海拔1000米的清凉漫溢开来……
这是万州盛夏寻常的清晨,更是“凉资源”向“热经济”蜕变的生动注脚。
当城市被38℃热浪裹挟时,恒合、铁峰、茨竹、罗田等高山地带以25-26℃的清凉、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天然空调房”。
而这场蜕变的关键,正在于“凉资源”遇上了激活价值的“巧心思”——从早市交易到林间露营,从农家炊烟到欢庆节会,“凉资源”正释放“热经济”,悄然转化为推动万州文旅发展的新动能。
高温模式催热暑期旅游“凉经济”
清晨的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层层薄雾如轻纱般笼罩,车辆沿着蜿蜒山路缓缓而上,随着海拔渐升,温度悄然降低,阵阵清凉随风拂面而来。
铁峰乡地处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重庆市歇凤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3.2万亩松林连绵不断,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370米,森林覆盖率达74%,夏季平均气温仅26℃。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铁峰乡迎来避暑高峰,不少游客相约在此露营休闲,沉浸式感受夏日清凉。
苏女士和朋友们早早选定一处“宝地”,搭帐篷、拉吊床、铺地垫……一番忙碌后,便在此“安营扎寨”。
“平时上班忙,大多时候都待在空调房,就盼着周末来这儿放松。”苏女士笑着说,“这里空气清爽,特别洗肺,离城区又近,往返方便,一有时间就想过来转转。”
与苏女士的选择不同,市民朱先生更青睐恒合土家族乡的清凉。
恒合土家族乡位于万州区东部,平均海拔1200米,夏季平均气温仅25℃,每年夏天,前来纳凉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凌晨6点左右,集镇上的早市已熙熙攘攘,在清晨凉爽的微风中,叫卖声、询价声、闲谈声交织,热闹非凡,满是烟火气。
“这里的蔬菜新鲜,我每天都来逛,而且清晨特别凉爽,舒服得很。”朱先生说。
同样人气高涨的还有茨竹乡,尽管城区温度持续攀升,此处却始终是一片清凉天地。凉爽舒适的天气、赏心悦目的风景,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倍感惬意。“这里空气清新,十分凉快,简直像个天然空调房。”市民刘均一到茨竹乡,就爱上了这里的美景和天气。
连日来,持续晴热的天气如热浪般席卷,一场场“追凉之旅”在恒合、铁峰、茨竹、罗田、燕山等高山避暑胜地悄然拉开序幕。随着游客逐渐增多,万州各地高山避暑地成功将“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太安镇凤凰社区农家乐的老板李德兵便是其中的受益者。这个夏天,他收获满满,每天一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人多的时候一天有10几桌,这个夏天预计营业额能有50多万元。”李德兵乐呵呵地说道。
在普子乡七曜村的山巅之上,万州海拔最高的酒店——云上风车假日酒店从七月起便常常客满,甚至一房难求。一年下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多万元,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清凉经济。
同样一房难求的还有白土镇丁家村的丁家坪客栈,这是由村委会与村民共同修建的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的场所。“这段时间每天房间都住满了,我们不仅能短期住宿,还能包月,经济实惠。”丁家村负责人介绍道。
从农家乐的热闹红火到乡村酒店、集体客栈的供不应求,万州的高山之间,“凉资源”正持续释放着经济活力,既为市民带来了夏日清凉,也让乡村在绿水青山间收获了发展红利,一幅“清凉”与“红火”交织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节会活动解锁高山旅游新体验
为了让游客不仅“来得高兴”,更能“留得舒心、玩得尽兴”,各地持续推出丰富的节会活动,不断刷新游客的体验感。
前不久,恒合土家族乡举办的“甜蜜恒合·果香漫山”高山水果采摘节就成功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在恒合凤安社区凤山果迷果园,1200米的高海拔让瓜果积攒了充足的阳光与雨露精华。果园里,游客们或踮脚摘“果王”,或俯身拾“珍宝”,竹编果篮很快堆起各色鲜果。
“平时带孩子在城里待久了,来这儿踩踩泥土、闻闻果香,比上多少兴趣班都实在。”市民王先生一边帮孩子擦去嘴角的桃汁,一边笑着说。
这场采摘节只是恒合今年夏季系列活动的一角。入夏以来,恒合土家族乡依托高山清凉气候与浓郁民族风情,推出了2025年夏季文体旅系列活动,包括“寻味恒合·善食康养”菜品节、夏季乡村村晚、高山生态欢乐跑等,从6月至9月,这场“清凉盛宴”以“周周有爆点、月月有主题”为特色,将高山清凉、民族文化与乡村生活巧妙融合,让恒合的高山风光与土家文化成为避暑经济的“热引擎”。
除了节会活动,恒合蓬勃兴起的露营、夜市、特色美食等多元消费场景,也让游客愿意“多待几天”。每到夜幕降临,场镇的烧烤摊前便吆喝声不断,游客们或围坐品尝美食,或在民族广场拍照打卡,不亦乐乎。
“白天享清凉,晚上逛街市、吃烧烤、和朋友聚会,体验太棒了!”游客张全说道。
恒合的热闹并非个例,而是万州高山避暑经济活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万州始终发挥以生态康养为核心的夏季旅游资源优势,深耕夏季旅游资源禀赋,通过持续举办系列特色文旅活动,精准对接避暑人群市场需求,精心打造出恒合、铁峰、茨竹等多个高品质高山生态避暑胜地。这些地方不仅凭借凉爽气候成为市民游客的“夏日绿洲”,更依托完善的配套服务,让“避暑”从单一的气候吸引,升级为集休闲、度假、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旅消费。
今年暑期以来,万州各地更是掀起了文旅活动的热潮,“清凉平湖·乐享一夏”系列活动好戏连台:夏季消暑摇滚音乐节用动感旋律点燃夏夜激情,天生夜集以烟火气与文创风交织的市集场景聚拢人气;鲁班溪漂流季让游客在湍急水流中体验速度与清凉的双重刺激,尽享夏日玩水的畅快;2025年夏季畅游长江游泳活动等水上项目,则让人们尽情感受亲水嬉戏的乐趣……
多元化的活动与业态,覆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从山间的清凉惬意到城区的热闹欢腾,从静态的休憩到动态的狂欢,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让游客的夏日体验愈发饱满,不仅成功将源源不断的“流量”转化为愿意停留、深度消费的“留量”,更让万州的避暑经济在生态与效益的平衡中持续升温,成为拉动区域消费、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创新场景打造文旅消费新业态
随着盛夏气温一路攀升,“去哪儿避暑”成了市民出游的核心诉求,而万州正凭借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让这份对清凉的向往有了更丰富的落脚点——这里的“清凉经济”不仅有气候的天然吸引力,更因多元体验的加持而愈发鲜活动人。
位于铁峰乡太平村高山地带的露营基地,凭借舒适气温与优美风景,近日成了避暑游的“香饽饽”。
“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游客来,大多选择在此搭帐篷露营。”基地负责人秦刚笑着说。来自四川广安的他,偶然了解到铁峰乡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后,便决定扎根创业。他在太平村流转260亩土地,投资500万元建起高山亲子农场,依托“清凉”资源设置种植区、游乐区和露营区,为市民提供多元服务。
“我们依托辖区5万亩森林资源、74%的森林覆盖率,着力发展‘清凉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铁峰乡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乡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370米,曾获评“中国绿色名乡”“中国生态魅力乡”,还成功创建“重庆市气候清凉避暑地”。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等,当地正让“清凉”资源持续“升温”,吸引更多人前来享受夏日清凉。
在武陵镇,亲水游玩成了热门消夏方式。该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江岸线,打造了鲁班溪漂流景区,为市民提供亲江慕水的休闲空间。每到夏季,游客们在此开启刺激的漂流之旅,在鸟鸣山幽中感受水花飞溅的清凉,尽享夏日独有的惬意。
茨竹乡则另辟蹊径,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上做足了文章,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文旅体验。这里不仅有让露营爱好者趋之若鹜的户外露营项目,还有翡翠峡、仙狮洞、川鄂茶马古道以及平均树龄250年的古柏群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茨竹乡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观日出、看云海等特色项目,让村民在参与乡村旅游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恒合土家族乡则靠特色民宿“圈粉”无数,当地共培育各类民宿130余家,平均每0.6平方公里就有一家。从三峡古枫香园“枫香记”系列精品民宿,到栖凤湖畔山庄等规模化民宿,再到方家院子等原乡客栈,形成了独特的“民宿经济”,让越来越多游客选择留下。
如今的万州,早已跳出“单纯靠气温吸引人”的模式,在“凉资源”基础上不断叠加新玩法:山间有采摘园里的果香体验,水中有漂流、泳渡的清凉刺激,夜晚有音乐节的热情与市集的烟火,还有民宿里的星空露营、农庄里的农家美食……
这些从“清凉”延伸出的多元消费场景,让游客的避暑之旅不再是简单的“躲热”,而是变成了一场集自然享受、趣味体验、情感共鸣于一体的综合消费,通过多样的消夏体验,万州成功激活了文旅消费市场,催生出文旅消费新业态,让万州的文旅产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难忘的夏日清凉之旅 。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