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文旅体育、健康和信息等重点领域服务消费,结合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职能,主要从12个方面提出了20条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是推动餐饮住宿消费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美食名城。打造国际友城美食聚集区;培育名菜、名宴、名厨、名店、名企、名街等,争创中华美食街和钻级酒家;传承发扬渝菜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扩大“渝味360碗”影响力;推动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特色美食“出渝”“出海”。提升住宿消费水平。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和涉外服务水平,培育发展一批中高端酒店;支持和鼓励住宿业与文旅、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
二是提升家政服务消费品质。引进和培育一批家政服务品牌,支持家政企业员工制发展。深化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指导高等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类专业。推动“渝悦·数智家政”建设。促进家政服务与养老、育幼、助餐等深度融合。
三是丰富养老托育服务供给。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普惠托育服务。推进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普惠养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品质化养老机构。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和社区租赁服务。
四是提升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提升文旅服务消费能级。建设世界级都市休闲旅游圈,打造“两江四岸”滨江休闲带。做强中国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做靓“壮美长江·诗画三峡”旅游品牌。丰富文旅服务消费供给。打造“红色三岩”(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品牌,建设红色旅游高地。持续开展温泉旅游宣传营销和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世界温泉之都”品牌影响力。
五是增强体育服务消费带动力。积极申办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打造品牌体育赛事。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田径邀请赛、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等国际国内比赛。以登山、漂流、马拉松等项目为基础,打造国际国内户外运动品牌赛事活动。
六是推动健康服务消费高品质发展。丰富康复服务消费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院,鼓励发展针对特殊人群的专业康复护理机构。开拓中医药健康消费新模式。支持建设中医药特色街区、中医药特色小镇,举办中医药文化集市、夜市等活动。打造高品质医疗服务消费品牌。
七是构建信息服务消费生态圈。推进信息消费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建设以骨干网络设施、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区块链基础设施、量子计算云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服务消费产品研发。支持在智能化教育教学、自动驾驶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