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重庆,是美食之都,火锅,则是美食之都的一张“闪亮名片”。
2月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市火锅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力争实现全产业产值5000亿元,基本建成全球火锅食材生产集散中心、全国火锅标准制定发布中心、全国火锅美食文化创新交流中心。
到2035年,重庆火锅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更加凸显;重庆成功创建世界火锅之都,重庆火锅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支柱产业,重庆火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全面形成。
重点涉及11个方面任务:
——推进火锅消费场景提升工程。
规划建设火锅消费集聚区。坚持“多元融合、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火锅消费集聚区;规划建设火锅发源地、千年古镇火锅传承地等,重点建设国际火锅城。
提质发展传统消费。突出“重庆味”、彰显重庆辨识度,促进传统火锅企业提升品质、社区火锅小店规范发展;支持发展火锅门店连锁经营,丰富火锅味型,完善火锅品系,引进全球特色火锅企业来渝开设首店。
培养发展火锅新消费。加快推进火锅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直播电商、在线展览等业态;发展“火锅+”新模式,推进火锅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推进火锅企业主体培育工程。
鼓励传统火锅企业传承创新。培育引进火锅产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总部型企业、优质“种子企业”;培育火锅“航母”企业,推动一批头部企业建设火锅食材工厂。
支持新兴火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打造一批集智能、绿色、文创于一体的特色火锅店;增强新兴品牌市场生命力,引导成长型企业深耕细分市场。
——推进火锅品牌设计提质工程。
加强重庆火锅公共品牌设计。提质打造重庆火锅公共品牌,加大重庆火锅公共品牌在餐饮门店、火锅底料、预包装火锅食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做好品牌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新兴火锅企业加强品牌研发设计。鼓励相关企业、公共机构、行业协会积极参与重庆火锅品牌建设,不断丰富火锅品牌线。
——推进火锅食材优质供给工程。
打造火锅食材优质供给基地。加强农商、农企对接互联,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花椒、辣椒、苕粉等火锅食材供给基地。
做强火锅食材加工基地。培育引进一批特色火锅底料和食材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打造中国火锅底料和食材加工、交易中心;建设现代化火锅底料、火锅食材加工基地。
——推进火锅数字化创新工程。
建设火锅要素交易平台。引导火锅餐饮、食材、底料和酒水甜品、餐具器皿、市场物流等企业入驻平台,打造全球火锅产业数字贸易港。
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实施“千企万店数字化转型”行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进火锅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加强火锅文化传承创新。深入挖掘培育重庆火锅文化特色资源,打造“重庆火锅印象”实景演出,建设火锅博物馆、火锅数字博物馆,打造具有“重庆味、国际范”的火锅年份老店。
办好火锅美食节会。高标准举办中国(重庆)国际火锅美食文化节,打造全国火锅美食交流中心。
——构建火锅产业发展动力体系。
加强创新发展。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协会和企业协作,组建火锅产业发展智库团队,加强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组织专家进企业、进园区“把脉问诊”。
推动开放发展。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来渝考察、投资火锅产业;加强与重点火锅流派在产业、市场、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川渝火锅产业联动发展新高地。
——提升火锅产业供给质量体系。
建设高质量火锅标准示范地。制定完善火锅食材生产、加工等标准,构建火锅产业标准体系。
打造高质量火锅产品引领地。鼓励火锅出口企业积极申领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
构筑高质量火锅服务新高地。加大火锅底料辣度、麻度分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推广火锅服务标准化管理。
——优化火锅产业现代流通体系。
加快火锅市场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国火锅食材交易市场,着力打造毛肚、鸭肠、牛羊肉、海产品等火锅食材集散交易中心。
提升火锅产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加强火锅产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推进火锅产业供应链相关企业资源整合,建立采购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数据共用。
——强化火锅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培养大批火锅行业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打造一批火锅产业人才培训、实习就业示范培训基地,培育打造火锅“巴渝工匠”。
大力培育“新火锅人”。大力培育适应新形势、具有新思维以及熟悉并善于捕捉现代消费趋势、专于产品研发、精于品牌策划、敏于市场营销的火锅品牌经营人才参与重庆火锅产业发展,打造重庆“新火锅人”品牌。
——筑牢火锅产业安全发展体系。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加强火锅产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投诉处理和评估认证机制,推进“阳光工厂”“阳光厨房”建设。
加强安全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围绕火锅食材生产、经营及餐饮等环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查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