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科创+产业”打造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发布时间:2023-03-31 15:08
发布时间:2023-03-31 15:0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两江新区锚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这一目标,坚定不移走“科创+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应用创新,努力营造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已成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搭建平台 汇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

伫立明月湖畔,3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放收眼底。

入驻于此的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研制出国内首台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对轨道病害进行全面实时检测的智能巡检装备;打造了国内首创的智慧邮轮数字孪生系统平台,开发出国内首套无线高精度高通量多模态术中神经信号采集系统,打破国外产品垄断;研制出国内首台智能冲击波驱鸟炮,利用高声压扰乱气流驱赶机场活动飞鸟等等。

这仅仅是两江协同创新区众多“黑科技”中的“冰山一角”。

2022年,全球首款载人级两座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工程样车首发,氢动力六旋翼无人机成功首飞,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空地一体化应急飞艇成功试飞,“中国复眼”项目一期建成投用……两江协同创新区高端应用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也随之迎来“丰收”。

创新平台的搭建,让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在两江新区加速聚集。以两江协同创新区为例,截至目前,这里已集聚大学大院大所50家,汇聚两院院士团队25个,引育科研人才3500余人,组建各类研发平台141个。

通过出台《重庆两江新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1—2023年)》,修订《两江新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结登峰行动计划等,进一步加大围绕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这里成为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洼地”。

目前,两江新区仅国家级双创载体12家、占全市13%;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占全市14.8%。

协同创新 助力产业迈入高端

与此同时,通过构建明月湖协同创新体系,形成研发端与产业端的利益绑定机制,持续推动科研成果在川渝转化落地。

一款貌似不起眼的仿真软件,让长安旗下多款汽车在碰撞测试中仿真精度提高了20%;一个数字平台系统(软件)植入,让四川羽佳模塑有限公司从默默无名一跃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这两款软件正是分别来自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新材料实验室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工业安全操作系统与无人装备研究中心。

同在此地的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一个布满了光伏发电、水力发电、氮储罐等的沙盘,呈现的就是其共建的川渝双碳技术创新中心的场景。该研究院还结合川渝本地制造产业基础,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资源,川渝两院共建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着力走通川渝两地知识-技术-产业之间的障碍与链路。

在这背后,两江新区创新体制机制,例如,建立产业创新联合体,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主导,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机构等组建目标一致、利益相通、路径明确的联合体,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已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组织产业创新联合体9个。同时,两江新区还打造明月湖大型孵化社区、西南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明月湖创新工坊、明月湖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平台。目前,正启动建设明月湖孵化加速器26万平方米。此外,两江新区还组建科创基金、高标准举办明月湖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区域联动 形成川渝旗舰联盟“纽带”

为进一步聚焦产业创新,两江新区将着力创新思路、转换路径、深化改革,推动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做优做实明月湖科技金融体系,加强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持续发挥两江协同创新区创新策源作用。

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抓实“研发+企业”利益链接机制、抓活“研究院+公司制”市场化转型、抓牢“人才+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抓好“战略+合作”区域协同联动等四大路径发力。

聚焦“一号工程”,依托现有明月湖职业技术经理人部落建设成渝职业技术经理人学院,进一步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联合研发机构积极开展“进区县、进园区、进企业”上门技术推广服务,促进一批优质科研项目在重庆落地转化。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绵阳科技城紧密协作、联动发展,进一步发挥好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协同创新产业旗舰联盟纽带作用,充分整合成渝科技创新资源,通过跨区域项目合作的方式,鼓励开展科研和技术合作、人才交流。聚焦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新材料等领域,推动川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建设重大科研平台,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