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字体:
索引号 11500000009275780L/2022-0001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1-12-29 发布日期 2022-01-11
标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渝府办发〔2021〕155号 有 效 性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780L/2022-00016
主题分类 : 其他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2021-12-29
发布日期 : 2022-01-11
标题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 渝府办发〔2021〕155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渝府办发〔2021〕155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2021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强化“一核”创新引领

第二节  提升“一环”辐射能级

第三节  加速“两带”协同发展

第四章  重点领域

第一节  增强“医”引力,优质化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业

第二节  厚植“药”实力,集群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第三节  深挖“养”潜力,特色化发展养生养老产业

第四节  释放“健”动力,专业化发展健身康体产业

第五节  提升“管”能力,精细化发展健康管理产业

第五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突出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

第二节  突出平台带动,夯实发展载体

第三节  突出主体牵动,激发发展活力

第四节  突出品牌促动,提升发展能级

第五节  突出开放联动,拓展发展空间

第六章  规划环评

第一节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

第二节  规划实施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节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

第三节  完善体制机制

第四节  加强监测督导

第五节  营造良好氛围


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近年来,重庆市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产业、体制优势,以创新、集聚、融合、开放为引领,加快构建以“医、药、养、健、管”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大健康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十四五”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康资源禀赋优良。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有市级以上森林生态公园85处、湿地公园26处、森林“氧吧”30多处。中药材资源富集,有享誉国内外的道地中药材35种,中药材总蕴藏量超160万吨。康养旅游资源丰富,温泉资源点224处,A级旅游景区262个,5A级旅游景区10个,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23个,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等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医疗资源西部领先,医疗卫生机构2.1万家,编制床位数20万张,拥有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39所,儿科、骨外科、烧伤科等学科全国一流。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明显,2020年全市大健康产业增加值约167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7%。生物医药工业产值672亿元,医药流通行业实现销售额800亿元,中药材增加值超90亿元。生物医药重点企业日益涌现,全市规上医药企业191家,其中年产值10亿元级重点企业达到13家,上市企业达到11家。老年用品产业繁荣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养生康体、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等业态不断拓展。

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建成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重庆)基地、国家医疗器械科技产业(重庆)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平台12个。大健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230家。生物医药领域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达13人。开发出全球首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全球首个可控姿态的“智能胶囊内镜”、全球第一款正式获批使用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等标志性成果。

产业集聚效应渐显。重庆国际生物城、重庆高新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水土生物医药创新基地等三大医药产业园区初具规模,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健康服务集聚发展态势良好,大渡口天安等一批市级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效初显,石柱县等一批康养基地入选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政策支撑更加有力。国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并赋予重庆综合医改试点城市、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等先行先试政策。全市已出台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若干政策、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发展环境

未来5至15年,是重庆大健康产业跨关口、培优势、上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应牢牢抓住新机遇,主动应对新挑战,积极抢占大健康产业“新蓝海”。

新机遇。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在大健康产业领域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越来越强,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等问题备受重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刻,健康消费将成为新“风口”,重庆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从国内看,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追求和向往更加强烈,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健康消费能力和意识越来越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大部署,为重庆大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在政策扶持、金融资本、人才资源、创新技术等方面加大往大健康领域配置力度,为重庆大健康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从我市看,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我市战略地位、战略优势、战略空间更加凸显,为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有利于提升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

新挑战。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重冲击,不稳定不确定明显增多,大健康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发达国家和国内不少省市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并在重点领域占据先行优势,对后发地区赶超发展形成抑制作用,国内外竞争日趋升级。从内部看,重庆大健康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层级低、链条短;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高端创新平台匮乏,行业领军人才缺乏;规上医药企业少,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及大品牌带动;“健康+”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尤其是康养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规模效应不明显,品牌特色不突出。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医、药、养、健、管”一体化发展路径,促进生物、生命、生态有机统一,优化健康产业结构,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建设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创新发展。深化大健康体制机制改革,消除制约产业发展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创新资源集聚、研发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用好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积极探索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增强创新内驱力。

坚持全域统筹、集聚发展。统筹“一区两群”大健康产业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协调、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围绕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成,推动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集合发展,培育竞争力强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坚持跨界联动、融合发展。推动生物、生命、生态有机统一,加快大健康一二三产跨界发展。加快完善“健康+”产业体系,促进健康与文旅、养老、体育、食品等深度融合,大力开发高附加值健康产品,拓展健康服务应用场景,延伸产业链,扩大生态圈,更好满足多元化健康消费需求。

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大健康产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突出“引进来”“走出去”并重,注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资源要素集聚,提升我市健康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统筹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和未来发展潜力,以服务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为引领,围绕建设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瞄准“医学”和“医疗”两个领域,打好“生物医药”和“康养”两张牌,努力打造国家医学名城、西部医疗高地、国家重要医药基地和国际知名康养胜地。

国家医学名城。依托重庆医科大学等优势资源,大力扶持医学机构新生力量,创建全国一流医科大学,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学科,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积极协同陆军军医大学等院校,加快前沿技术攻关,优化科技研发平台,建立国内有影响力的医学高端智库。加快建设重庆中医药学院,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西部医疗高地。加快优质医疗服务扩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及布局,推动医疗服务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具有高水平国际化服务能力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川渝两地合作,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医疗服务品牌,努力抢占医疗服务制高点。

国家重要医药基地。统筹中医、西医两大领域和生产、流通两大环节,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基地。以重庆国际生物城、重庆高新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水土生物医药创新基地为核心,以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特色医药产业园区为支撑,打造一批医药产业集群。

国际知名康养胜地。依托大山大水生态资源、立体气候资源、丰富温泉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打造提升一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加快医养、游养、体养、食养等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品牌,创新健康养老模式和产品,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多层次发展。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优质健康资源覆盖面有效扩大,健康创新技术和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我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产业规模更大。大健康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23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左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突破1300亿元,医药流通产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百亿级企业3家、50亿元级企业5家。

创新能力更强。大健康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产学研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夯实,力争建成大健康产业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20个。研发技术加快突破,争取在研创新药超过100个,力争获批新药上市品种10个,治疗性生物药实现零的突破。领军人才稳步充实,生物医药领域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高端人才增至20人。

聚集效应更显。大健康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集合构建、项目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成效显著增强。重点园区持续升级提质,建成1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和若干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康养基地持续提质扩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达到20个以上,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达到31个,新建成一批市级健康服务业集聚区。

发展环境更优。制约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效破解,大健康市场体系加速完善,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规范、行业自律的良好发展氛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大健康产业政策支持、统计监测、行业规范及标准等体系持续健全。公立医院、医疗保障制度、医药供应保障体系等改革成效显著,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等体系更加完善。

展望2035年,国家医学名城、西部医疗高地、国家重要医药基地和国际知名康养胜地国内外影响力更加凸显,健康产品和服务迈上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集群、大企业和大品牌,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高地。


第三章  空间布局


全面落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要求,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条件,因地制宜布局大健康资源,加快跨区域要素流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构建“一核引领、一环辐射、两带协同”的总体发展格局。

第一节  强化“一核”创新引领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区域内密集生命健康创新资源,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集聚创新链顶端、产业链前端、价值链高端等“硬核”功能,打造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领区。以重庆国际生物城、重庆高新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水土生物医药创新基地为主阵地,加快创新要素集聚集成,建设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大健康产业发展创新策源地。其他区域面向重大疾病发现和居民健康管理领域需求,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建设一批大健康产业创新基地,构筑大健康产业发展新引擎。

专栏1  “一核”大健康产业重点布局

生物医药。重庆国际生物城,以建设长江上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为目标,加快构建以生物药为核心支柱产业,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产业的多元结构体系,打造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重庆高新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依托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陆军军医大学等科研平台,构建以细胞治疗、抗体、疫苗、IVD(体外诊断)、植介入、智能医疗设备为核心的生物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打造千亿产值的“西部生命芯谷”;水土生物医药创新基地,以打造“重庆国际生命科学谷”为统领,建设国际药械智造中心、自贸新医学服务走廊、综合创新转化区,构建形成“创新—转化—应用”为一体的功能格局。因地制宜建设沙坪坝环大学创新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大渡口体外诊断专业特色园区、重庆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医疗服务。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加快医学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临床医学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医疗美容服务,培育一批高端医疗美容服务机构。

健康管理。加快培育大健康技术研发、检测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智慧健康管理等服务,建设一批多功能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健身康体。完善健身康体服务设施和机构,打造渝中区大田湾、两江新区龙兴、九龙坡区奥体中心、重庆国际小球赛事中心等一批综合型健身康体场馆。

第二节  提升“一环”辐射能级

以主城新区为重点,加快提升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等产业发展能级,增强产业配套和承载能力,主动吸纳承接中心城区大健康产业外溢,打造环核心区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区。加强与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及布局,建设大健康产业功能疏解承接地,与中心城区实现全方位无缝衔接。加快产业辐射带动,建设中心城区大健康产业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的重要节点,形成新的增长极。强化川渝毗邻区域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共建一批大健康产业基地。

专栏2  “一环”大健康产业重点布局

生物医药。依托医药产业制造优势,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中成药、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加快建设长寿国际化原料药及制剂产业基地、合川医疗器械产业园,打造一批生物医药特色园区。

中医药。加快推进重庆中医药学院建设,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支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加快建设国家火炬涪陵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重要中医药产业基地,积极创建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养生养老。依托优质医疗、特色康养等资源,创新医养结合模式,着力打造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区或示范机构。

健身康体。培育发展健身康体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羽毛球、青少年足球等体育训练基地。

第三节  加速“两带”协同发展

以“两带”为支撑,立足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展格局,发挥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和中药材资源等比较优势,促进医疗、养老、旅游、文化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渝东北健康生态体验带、渝东南健康文化体验带。渝东北健康生态体验带以生态优先发展为路径,布局一批中高端气候生态康养、体育休闲避暑、绿色食品等基地。渝东南健康文化体验带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导向,建设一批具有民俗风情的康养旅游示范区、山地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加强与主城都市区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品创新等领域联动,推动全域大健康产业协调发展。

专栏3  “两带”大健康产业重点布局

生物医药。加快化学仿制药、原料药及辅料、生化药物、现代中药等产业发展,建设万州、忠县、秀山等一批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区域性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布局,建设一批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

养生养老。加快建设丰都南天湖、武隆仙女山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巫溪红池坝、梁平百里竹海、石柱黄水、酉阳桃花源、彭水摩围山、云阳清水等一批市级旅游度假区。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加快石柱县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新创建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康体健身。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建设面向大众的快捷时尚山地户外运动聚集区,重点打造一批山地户外旅游、极限运动、水上运动等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第四章  重点领域


顺应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聚集发展的趋势特点,深耕医疗卫生、医药制造、养生养老、健身康体、健康管理五大领域,促进“医、药、养、健、管”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第一节  增强“医”引力,优质化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业

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扩增量与提质量并重,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着力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加快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扩容及均衡布局。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建设儿科、口腔、心血管、呼吸、骨科、肿瘤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理布局医疗资源丰富区域的三级公立医院数量,鼓励向人口集中、交通不便、诊疗需求突出的地区设置,保障医疗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健全农村、社区等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举办一批儿童、妇产、肿瘤、精神、传染、口腔、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机构。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和防控能力,建设一批应急医院、若干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专栏4  医疗卫生资源重大专项

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程,构建“市—区域—区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一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一批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实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和市级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工程,形成一批医学研究高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育基地、数据汇集平台。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重大医疗卫生公共设施。

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建成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妇幼保健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盘活资源,推进康复医疗“城医联动”建设。实施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新建一批职业病防治医院。实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推进一批精神卫生中心和精神康复中心建设。

中医药传承创新。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实施国家中医药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工程,带动提升区域内中医疫病防治能力。实施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工程,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实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工程,做优做强一批中医优势专科。实施名医堂工程,分层级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名医堂。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深入开展“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专科,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升医疗服务品牌竞争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高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应急处置和综合救治能力。推进“医通、人通、财通”的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持续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规范诊疗行为,全面实施临床路径。加快推进医疗机构间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构建区域电子处方流转平台,为医院、患者、药店和药品流通企业提供流转、对接和监管闭环服务。继续开展“美丽医院”建设,改善就医环境,优化诊疗流程,提高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依托市中医院、永川区中医院和有关区县中医院,开展中医特色医院建设,加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医)和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和市级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推广发展个性化便捷式治未病健康服务,推进治未病中心、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开展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加快中西医结合发展,建设国家和市级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强化临床科室中医能力建设,建立科室间、医院间和医联体内部的中西医协作机制。实施“巴渝岐黄学者”、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研修、中医专科专病临床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强化中医药服务人才支撑。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巴渝特色中医药流派传承工作室。

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服务。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提升便捷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完善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开展5G远程医疗专网试点,鼓励各类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系统及服务平台全面支持IPv6(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访问,加大医疗卫生服务智能化设备配置。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辅助判读、临床辅助诊断、多维医疗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持续推进二级及以上医院“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加强以重大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为重点的疾控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全市公共卫生大数据监测网络。完善卫生应急指挥调度信息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

加快培育医美产业。抓住消费升级机遇,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延伸医美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医美产业。突出发展医疗美容服务业,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医疗美容机构和企业,支持医疗美容医院、门诊部、诊所等机构精细化、集聚化发展,打造一批美丽健康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品牌,满足多层次消费群体需求。加快发展医疗美容制造业,积极向医疗美容产业链上游拓展,推进“西部美谷”美妆产业园建设,鼓励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的医美材料、药品和器械等产品。延伸发展医疗美容关联产业,推动医疗美容与信息服务、文创、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医美产业消费场景。支持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医疗美容行业会议、论坛、展会、选秀等活动,提升“重庆医美”知名度。

专栏5  医美产业发展重点

医疗美容服务业。重点发展眼部和鼻部等头面部美容外科服务、皮肤美容服务、牙齿美容服务等。

医疗美容制造业。重点发展用于皮肤美容、口腔美容等的医用激光、光子、水光仪、内窥镜、射频及超声设备等。

医疗美容关联产业。重点发展医美网站、医美APP、医美传媒影视、医美创意设计、医美康养等。

第二节  厚植“药”实力,集群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统筹中医、西医两大领域,加快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服务升级发展,形成配套体系完整、规模效益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聚力发展生物药产业。以基因工程疫苗、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细胞治疗为重点,构筑以创新药为主、生物类似药为补充的生物药产品体系,建设西部重要生物制药产业基地。支持企业围绕肿瘤和传染性疾病,发展新冠病毒疫苗、多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疱疹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等新型疫苗,大力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加快研发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体药物,推动多功能抗体药物规模化生产。加强蛋白质修饰技术领域研发布局,推动具有重大需求的重组蛋白、免疫球蛋白等产品产业化。积极开展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重点发展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TCR—T(T细胞受体嵌合型T细胞)等基因重组T细胞治疗药物,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细胞生物制品。

提质发展化学药产业。围绕创新药、改良型药、高端仿制药及相关原料药、中间体,构建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集采”品种为核心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体系。以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推行为契机,培育以研发资源、渠道资源和金融保障为支撑的上市许可持牌机构。引导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重大疾病新药的研发,重点推进新靶点、新机制小分子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开展临床急需、供应短缺、疗效确切、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开发以及上市药物的适应症拓展,提高改良型药和高端仿制药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大力推广微通道反应、手性合成、酶促合成、连续反应等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引导原料药、中间体向高端化转变,打造国家级化学原料集中生产基地。

培育壮大现代中药产业。围绕中药材种植和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加工等关键环节,构建现代中药全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中医药生产研发基地。因地制宜推动各区县中药生产企业通过“定制药园”、自建基地等方式建设规模化、规范化、质量可追溯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做优一批“渝字号”特色中药材品种。引导企业开展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建立以临床效果为核心的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全面推进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加快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中成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扩大优势产品规模。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经典名方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鼓励院企合作,积极开展院内制剂委托生产及新产品开发,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快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聚焦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植入材料、家用智能化诊疗设备、远程物联智能化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端化发展,建设国内领先的特色医疗器械及耗材产业基地。着力推动高通量测序仪、POCT(即时检验)设备、质谱分析仪等体外诊断产品及系统开发,配套发展单克隆抗体临床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外周血中端粒酶高表达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及相关设备。充分利用3D打印等先进技术,加快骨科、心血管、眼科、微创介入与植入高值耗材产品产业化。加快推动智能化技术在家用诊疗设备中深度应用,加大家用智能化诊疗设备产品研发制造企业引育力度。紧跟医疗物联网结合大数据的应用趋势,积极开展AI影像、医疗机器人、小型数字化医学设备等远程物联智能化医疗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大力发展医药流通产业。健全药品流通网络,提升流通管理水平。支持一批有实力的大型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稳步扩张,构建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配套补充的现代药品流通网络。加快中西药仓储、交易、配送等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粉雾剂专用给药装置、新型注射器、智能化包装系统、儿童安全包装和老年友好包装等,提升药包材配套服务能力。加快医药冷链物流发展,完善医药冷链物流设施,提升医药冷链物流产业化水平。推动医药流通与物联网有机融合,完善医药流通网点、业态布局,培育壮大医药电商新兴业态。依托我市出海出境大通道,发挥药品进口口岸优势,加快重庆医药现代物流综合基地建设,做大医药进出口业务,打造国际医药供应链枢纽城市。

第三节  深挖“养”潜力,特色化发展养生养老产业

突出产业融合、特色创新,推动养生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业态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健康跨界融合应用场景,构建满足多层次、多年龄段消费者需求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四季皆宜的国际知名康养胜地。

提质发展养生旅游。依托山水生态资源、立体气候资源、丰富温泉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创新养生旅游模式。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游,丰富景区森林浴、登山览胜、天然氧吧、避暑度假等森林养生服务供给,提档升级和新建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大力发展运动康养游,加快旅游观光与运动健身相融合,推广徒步、漂流、骑行、潜水、滑雪、垂钓、高空等体旅融合业态,提升和打造一批康体旅游养生基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游,推动旅游与药膳健康养生产品、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保健养生等中医药康养业态融合,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大力发展温泉康养游,推出“温泉+医疗”“温泉+康复”“温泉+美肤”“温泉+文娱”等温泉康养业态和模式,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特色医疗、保健养生于一体的温泉疗养基地和温泉旅游度假区,打造“世界温泉之都”。

创新发展健康养老。建立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清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社区居家养老基础,推进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养老点建设,提供康复护理、心理疏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构建20分钟可达街道中心、10分钟可达社区家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新增一批连锁化、规模化、品质化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打造一批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医养结合基地。开发老年健康用品,依托永川、巴南、大足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吸引更多康复辅具知名企业落户重庆,研制创新一系列老年健康用品,发展适老康复辅具、感官辅助器、无障碍科技产品等,开展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推进重庆康复辅具产业园建设。

大力发展健康食品。围绕孕妇、婴幼儿、儿童、老人、临床病人等人群健康需要,推动地方特色健康食品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依托各区县丰富农产品资源,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推广绿色有机的蔬菜、水果、粮食、中药材等优质农产品,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推动营养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药食同源产品及特殊食品等健康食品发展,支持开发生产米面主食深加工产品以及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营养素补充剂等健康产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健康食品,支持各区县因地制宜开发健康食品,重点发展特色健康食品、民族健康食品等,打造一批高附加值健康食品基地。

专栏6  养生养老发展重点及项目

特色康养基地。建设万州恒合、黔江三塘盖、涪陵北山、渝北华蓥山、长寿五华山、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合川小安溪、铜梁巴岳山、万盛黑山谷、梁平百里竹海、开州满月、垫江卧龙巴盐、奉节茅草坝、巫山云雨、城口大巴山森林人家、石柱冷水、酉阳揽星盖、南岸广阳岛、九龙坡中梁山、江北铁山坪等特色康养基地。

康养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仙女山、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北碚缙云山—北温泉、石柱黄水、万盛黑山谷、綦江横山、南川金佛山、长寿湖—菩提古镇、江津四面山、巫溪红池坝、梁平百里竹海、彭水摩围山、武隆白马山、云阳清水、巫山云雨、涪陵武陵山、奉节云龙长兴、酉阳桃花源等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大足龙水湖、秀山川河盖、渝北兴隆巴渝乡愁、铜梁西郊田园、涞滩古镇—双龙湖度假区、城口亢谷、忠县三峡港湾等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

温泉康养。打造缙云山—北温泉、南温泉、东温泉、西温泉、环金佛山山地温泉、垫江卧龙等温泉旅游聚集区。

健康养老。加快完善区县级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乡镇敬老院、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养老点等养老设施。规划建设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颐康老年护养中心和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市十三人民医院(市老年病院)新院区。

第四节  释放“健”动力,专业化发展健身康体产业

围绕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核心,加快体育强市建设,全面发展健身休闲、赛事活动、健身用品等业态,推动健身康体产品和服务层次更加多元优质,建设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和体育健康休闲消费集聚地。

做大健身休闲运动。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大力发展户外运动、室内运动,推动健身康体服务市场化发展,提升体育消费能级。结合山城江城特色,重点发展路跑、骑行、登山、冰雪、攀岩、航空等户外运动健康休闲产业,打造一批体育公园、山地户外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加快完善室内运动健身设施,大力推动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室内运动,打造提升一批室内运动健身房、体育场馆。创新健身康体服务消费业态,大力培育健身培训、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健身消费新内容,引导体育协会、组织、俱乐部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民办非营利性企业参与体育服务,构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消费新场景。

做响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办好国际、国内、市级等各类赛事,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区域中心和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办好国际赛事,提升办赛水平和品质,精心承办一批国际级体育赛事活动,吸引更多国际顶级赛事落户重庆。办好国内赛事,主动申办知名体育赛事,引进和培育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等具有社会基础和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促进冰雪、马术、射箭、击剑、铁人三项等具有广阔前景的体育赛事发展。办好地方特色赛事,坚持体育竞赛与全民健身相结合,鼓励各区县定期开展全民健身赛事,实施“一区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创建工程,举办地方特色赛事,办好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体育赛事。

加快培育体育健身用品制造业。发挥我市制造业比较优势,推动体育健身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满足群众健身运动需要。壮大体育健身制造业集群,鼓励体育制造企业加强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的研发与制造,引进培育一批户外运动装备和国际知名运动服装、鞋帽生产企业,打造一批具有重庆特色的体育健身用品产业园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体育健身用品企业总部、区域总部、专业分支机构。创新体育健身制造模式,鼓励创新型体育健身产品以及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打造“智能健身器材+运动健康服务”“体育器材制造+场馆数字管理”等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产品+服务”模式。支持体育健身制造优势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

专栏7  健身康体产业重点项目

重大运动场馆建设。建成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龙兴专业足球场等。规划建设奥体中心综合体育馆、重庆国际小球赛事中心。加快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市射击射箭中心建设。推进李雪芮运动学校、渝北区体校、长寿区长寿湖水上运动中心、潼南区(全国)青少年排球训练基地、万州区手球训练基地、城口县射箭训练基地、云阳县龙缸运动员夏训基地、彭水县摩围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等一批区县竞技训练设施建设。

积极举办重大赛事。办好2023年足球亚洲杯重庆赛区、世界举重锦标赛、国际羽毛球公开赛、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中欧篮球冠军杯、亚洲田径赛、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金佛山绳命Lifeline国际绳索救援邀请赛、云阳全国沙滩巡回排球赛、中国摩托艇联赛重庆彭水大奖赛等,积极申办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项目基础的各类国际、国内比赛。

提档升级马拉松赛事。推动主城都市区发展各种特色的“都市马拉松赛”,提档升级重庆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重庆璧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重庆大足龙水湖半程马拉松赛、重庆铁山坪森林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开展山地马拉松、森林马拉松、田园马拉松、越野跑等赛事活动。

第五节  提升“管”能力,精细化发展健康管理产业

坚持以健康需求和健康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质效,逐步推广全生命周期分级式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丰富健康管理服务产品。针对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个性化健康管理需求,推进健康管理全程化、规范化发展。加强孕产妇、婴幼儿健康管理,支持建设月子中心、母婴照料、托婴托育等机构,创新孕期保健、孕妇瑜伽、孕期胎教等产品服务。强化健康人群疾病风险防控,加强治未病健康评估,鼓励健康体检中心连锁化、集团化经营,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差异化、定制化体检产品,为不同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方案。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领域,创新慢病康复疗养、健康跟踪管理等形式,提高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水平。

推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树立大卫生和大健康观念,推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和品牌,大力发展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检测、康复理疗、健康保险等为主的健康管理产业。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机构,加强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大力发展智慧健康管理。充分发挥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价值,推动新技术和健康管理服务相融合,为健康管理插上“智慧的翅膀”。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应用,大力推进医疗智能辅助设备、智能系统、智能终端等研发、升级和应用推广,提高服务精准度和诊疗效率。充分利用可穿戴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开展个人健康体征动态监测,开展疾病危险因素智能筛查、分析、预测及双向预警,推动居民健康管理精准化、自主化、智能化。以家庭医生线上签约服务为基础,以全人群身份信息为索引,积极发展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网上支付、健康监测等健康信息服务业态,探索以“健康家庭”为基础的智能化健康管理模式,形成健康信息与健康保障双循环良性发展的线上医疗服务新业态。完善校园健康筛查平台,实现学生健康档案电子化、体检流程物联网化、学生健康监测与评价自动化。


第五章  主要任务


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以强创新、建平台、育主体、塑品牌、促开放为主攻方向,全方面提升大健康产业发展动力和后劲,打造多极支撑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新引擎。

第一节  突出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前端研发和后端产业化两个关键环节,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构建科技成果从研发、中试、市场化导入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

加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创新前沿领域,统筹医学科研院校资源,加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努力在大健康领域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推动重庆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加快创建一流医科大学,扶持重庆中医药学院等新生力量,支持主办或承办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鼓励承担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支持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医药学品牌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基础研究高级专家和青年人才引进培育,培养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建设高端研发机构。着力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高端研发平台建设,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支撑体系。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中心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重庆。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在精准医疗、肿瘤防治、生物安全、重大慢病等重点领域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布局一批大健康领域市级重点实验室。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IVD)研究院、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重庆先进病理研究院、青凤高科创新孵化中心等建设,合作共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出技术创新发展引领,着力构建前沿基础、瓶颈技术和临床诊疗新技术齐驱并进的格局。实施大健康产业前沿技术专项,重点开展新一代基因测序、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智慧诊断、CAR—T细胞治疗、干细胞、免疫治疗等创新领域前研技术研发。加强大健康产业瓶颈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抗体药物产业化、药物缓释技术、药物靶向制剂、生物安全防控等关键技术。强化临床诊疗新技术研发,推进中西医临床协同攻关,加快细胞治疗、微创技术、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研发应用。

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研发、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产业协作,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及保护。加强与国内外专业优势明显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医疗机构合作,推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疫苗、生物类似药在渝产业化。对接企业需求与各类临床需求,开展基因细胞、疫苗、高性能影像设备、精准快诊试剂及临床治疗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创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及推广示范工程,全面提升临床医学服务能力。加快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食品药品检测基地等科研转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临床医学、检验检测等服务能力。完善大健康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引进培育一批第三方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构建知识产权创造、快速保护、运用与服务全链条体系。

第二节  突出平台带动,夯实发展载体

高标准推进大健康产业承载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功能和配套,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成发展,提升平台承载力和辐射力。

做强大健康产业园区基地。推动大健康产业园区基地转型升级、提质扩容,构建聚集、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及承接外部投资的主阵地。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发挥各区县比较优势,培育壮大若干具有区县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加快建设一批业态资源优、集聚效益好、带动辐射广的大健康产业集聚区,着力创建一批森林康养、文创街区等大健康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国家试点示范,增强要素吸附力和产业支撑力。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推动关联企业、投资商、服务商、研发机构和产业协会集聚,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园区运营商,提升园区建设、招商、管理水平和产业链配套能力。

做大互联网大健康平台。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加快建设大健康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一批互联网大健康平台,实现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互联互通、有效协同。完善“卫生健康云”平台,加快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互联网健康公共服务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上云用云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化治理,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体系,拓展健康医疗大数据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搭建大数据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中药材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研发生产和运营管理数字化水平。依托“全域智慧旅游云”平台,赋能康养旅游基地建设,增强康养旅游信息互联共享、服务管理和品牌推广等功能。加快建成全市养老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养老院、智慧社区等建设,打造安全可靠的智能化居家适老环境,促进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快全市体育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大数据的整合集成,构建覆盖全市智慧体育服务体系。

做优大健康服务交易平台。统筹全市大健康产业交易流通资源,完善交易平台,拓展交易场景,畅通大健康产业交易链。依托智博会、西洽会等国际大型会展,大力推介“渝字号”健康产品和服务品牌,支持区县积极举办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专业论坛,推动产业招商引资、产品服务等交流博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重庆。建立完善医药医疗器械服务平台,发挥各类健康产品第三方交易平台作用,扩大药品、医疗器械及相关医用产品等交易规模。提质发展中药材交易市场,联合龙头企业及相关区县推动重庆中药材交易市场转型升级,打造西部中药材集散地。依托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城市优势,做大做强大健康进出口服务交易平台,更好辐射中西部乃至全国。

第三节  突出主体牵动,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内育外引、大中小微企业齐抓,完善梯队培育机制,做大龙头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强化人才支撑,努力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加快壮大龙头企业。瞄准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核心环节,加大引进培育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做大规模效应,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围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养生养老、健身康体等重点行业领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由传统的医药、医疗领域向养生、养老、康体等领域延伸,培育形成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推动中小微企业向集群化和“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中小微企业产业支撑功能。鼓励大健康产业企业向产业园区、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集聚,培育一批商业模式新颖、专业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中小微企业群体,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定向孵化。引导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源协作、众创、众筹、成果分享等方式,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培育一批大健康产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鼓励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大健康产业领域中小微企业参与龙头企业订单对接、供应链协同、技术协作,提高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水平和配套能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担保、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拓展等方面支持力度,营造创新创业宽松环境。

加快大健康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坚持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良性互动,突出“引进来、育起来、留下来”,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依托全市高端人才“塔尖”政策和青年人才“塔基”政策,深化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和引进外国专家倍增行动计划,开展大健康人才工作“一企一策”“一院一策”试点,引进一批大健康产业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依托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加快建设中国(重庆)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创新“订单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大健康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各类健康服务适用人才,构建更为多元的人才支撑体系。完善全过程、专业化、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

第四节  突出品牌促动,提升发展能级

坚持特色做特、优势做优、长板拉长,突出企业品牌、产业品牌、服务品牌并驱,促进品牌塑造、标准提升、经营推广,让更多“重庆造”健康产品和服务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提升健康品牌影响力。以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为路径,积极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推动品牌梯次跃升,以优质品牌带动全产业链价值提升。统筹优质医学、医疗资源,加快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一批国内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和特色专科。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重点领域,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强“海扶刀”“胶囊内窥镜”“人工心脏”等优势品牌产品,培育形成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大的自主创新品牌。紧贴康养市场需求,开发一批温泉康养、森林和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运动康养等精品项目,做大一批“渝字号”渝产道地中药材品牌,创建更多健康食品区域特色公共品牌,持续举办好中国·重庆(石柱)康养大会,打响国际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品牌。围绕“体育强市”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扶持一批体育俱乐部和知名体育用品品牌。围绕全生命周期管理,培育一批儿童保健、妇幼保健、亚健康检测、心理辅导等健康管理高端品牌。

完善产业发展标准体系。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大健康产业标准化建设,争创更多国家级、市级大健康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促进品牌价值提档升级。对标大健康产业相关领域国际领先水平,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体外诊断、现代中药、创新药、医疗器械等行业领先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修订),抢占标准话语权。加快中医药种植、养生养老、健康旅游、美食烹饪等重点领域地方标准研究,制定(修订)一批具有重庆自然资源和风俗习惯特色的地方标准。支持大健康产业集聚联盟、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和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提升行业竞争力。

增强品牌经营推广能力。完善大健康产业品牌经营推广体系,全面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和经营推广能力,营造良好的品牌成长氛围。完善大健康产业名牌评价机制,逐步搭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中介机构为平台的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对区域品牌授权产品、服务的质量监管,支持大健康产业相关企业、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使用区域公共品牌,通过规范包装、联合推广等形式,形成品牌合力,提升品牌价值与公信力,争创一流品牌。引导企业把品牌建设贯穿生产和服务始终,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的品牌经营能力,引导树立品质、品牌意识,增强创名牌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专业展会等开展全方位品牌宣传,支持合川区、巴南区分别开展健康城市试点、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鼓励其他区县积极申报健康城市试点,探索在长寿区等区县创建全员全生命周期管理示范区(县),提高重庆健康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五节  突出开放联动,拓展发展空间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大健康产业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构建大健康产业对外开放体系。

推动成渝地区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强化成渝大健康产业协同合作,共建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业合作,鼓励成渝两地知名医院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支持成渝毗邻地区三甲医院建设,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研究单位跨省共享创新平台和资源库,构建成渝医疗保障联盟,建立川渝远程医疗协作网,扩大区域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覆盖面。推动医药产业集群共建,加快建立成渝医药产业联盟和成渝医药产业智库,支持两地中药制造企业与成渝地区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立足两地资源优势,协同建设一批阳光康养、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民族文化特色康养等基地,唱响富有巴渝特色的康养品牌。加快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鼓励养老设施跨区域共建。

强化与沿海发达地区健康产业互动。发挥我市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在产业协同、模式创新、人才互动等领域,深化与沿海发达地区联动合作。主动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承接生物药、化学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产业转移,建设一批大健康产业集中承载地。创新“一区多园”“飞地经济”等大健康产业建园方式,支持本地企业联合东部沿海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探索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与沿海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就业岗位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积极组织参加大健康产业各类技术合作交流等活动。

提升大健康产业国际合作水平。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等开放大平台大通道,加快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大市场,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欧美和日韩等国家在大健康产业市场双向交流,重点加强与东盟全方位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推动大健康前沿技术、优质产品和服务“引进来”,加快聚集高端创新要素,持续引进更多国际大健康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吸引全球大健康知名企业区域总部、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入驻重庆,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支持大健康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抱团出海方式,推动技术、标准、服务一体化“走出去”,精准对接国际需求,全面加强质量标准管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做大药品、医疗器械、中医保健等优势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全面参与全球大健康产能合作。


第六章  规划环评


第一节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

本规划作为指导“十四五”时期重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涉及大健康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内容,实施本规划对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等会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部分需征占地项目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一定社会稳定风险。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部分项目在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脆弱区产生一定影响。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扬尘污染和恶臭影响。水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地下水破坏、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声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施工作业机械噪声和生产过程机械噪音。

第二节  规划实施环境保护措施

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处理好项目建设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环境保护落实到规划项目设计和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规划项目实施前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土地、环保准入,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特点适时开展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规划项目实施中期,严格制定项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规划项目实施后期,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推动大健康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第三节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本规划综合考虑了重庆市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与资源分布、地形与地貌特点和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与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国土等相关规划基本协调。规划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森林覆盖率,提高居民生活环保意识,推动大健康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规划项目实施特别是在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可通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全程环境监理、加强运营管理等保障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落实各项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后,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实施本规划总体可行。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有效落实。市级有关部门及各区县要把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对照本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加强联动、通力协作,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市级各项专项规划等有效衔接,确保目标同向、实施同步和工作同力。

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

完善财税支持政策,通过奖励补助等方式加大直接财政投入,优化各级政府投资基金使用,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放大对大健康产业发展撬动效应。拓展资金保障渠道,提升“渝快办”“渝企金服”等平台功能,加快在大健康领域引进国内外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有条件的大健康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强化用地供给保障,经统筹平衡后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支持利用存量土地和房产兴办大健康产业,允许耕地占补平衡在市内有偿调剂使用,拓展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

第三节  完善体制机制

完善大健康产业准入制度,精简审批前置手续,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建立市场准入、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药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参股、租赁等途径,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医疗卫生、养生养老、健身康体设施建设和公立机构改革。加强试点示范建设,鼓励在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及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第四节  加强监测督导

加强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监测分析与评价,支持大健康产业商会、协会、学会、联盟等行业组织发挥协调、服务和监管作用,开展产业运行监测分析、产业发展战略等研究。完善大健康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开展大健康产业核算工作,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禁统计数据弄虚作假。加强行业自律,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完善信用公开机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失信约束制度,依法依规实施失信约束措施。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督导机制,适时定期开展规划督导和评估,动态调整规划指标、目标及重点任务。

第五节  营造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健康科普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活动,加大政策宣讲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升传染病防控意识。强化健康教育,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健康消费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媒介,广泛宣传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和成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