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回应关切

9月22日起 重庆水利工程开启物业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0-09-22 17:21
发布时间:2020-09-22 17:2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市水利局消息,重庆市《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将于9月22日起正式实施,这将填补重庆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标准缺失的空白。

据了解,重庆市目前已建成各类水库3083座,在水利系统注册登记水库3052座(大型水库10座,中型水库101座,小型水库2941座)。规模以上水闸29座;5级以上堤防1109km。

“大中型和重点小型工程基本建立了专门运行管理机构,大量的小型工程主要由乡镇负责管理,且基本未组建专管机构,只是明确了日常管护人员。”重庆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加强一线管护力量,2016年开始,重庆逐步选择部分区县开展了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试点。目前共有10个区县256个工程实行了物业化管理。

据了解,2015年,重庆市水利局印发了《重庆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负责的全部或部分管理业务,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推向市场。

2017年,在累积了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重庆市水利局开始着手编制《技术规范》,按照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原则,进一步规范物业化管理中的技术行为,在经过长达两年的反复修改和征求意见后,于2019年底编制完成了《技术规范(送审稿)》。《技术规范》从水利工程运行的组织管理、日常管理、维修养护、档案管理等4个方面提供技术支撑,规定了物业化管理要点、技术标准和考核要求,适用于全市小(2)型及以上水库、水闸和5级及以上堤防工程。

“《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市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体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推进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进程中走在了全国前列,对提升我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和培育物业化管理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重庆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称。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