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长寿区专场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发布人:
长寿区委书记 刘小强
长寿区委副书记、区长 戴明
长寿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 胡红兵
长寿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郑钦予
9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长寿区专场。长寿区相关负责人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渝东新城 全面开创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崭新局面”作主题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近年来,长寿区坚决扛起建设现代化渝东新城区域担当,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全面开创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崭新局面。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长寿毗邻重庆中心城区,历来就是我市的现代产业高地。其中,长寿经开区集聚世界500强企业29家、跨国公司64家,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聚乙烯醇出口基地。
长寿区委书记刘小强表示,当前,长寿区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化工产业集聚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将围绕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招引一批龙头企业、链主型企业,带动入驻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效应。力争到2027年,全区拥有国际有影响力的研发机构5家、“四上企业”营收突破4000亿元、新材料产值占重庆1/3以上。
在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中,长寿区牢牢抓住数字化这个“牛鼻子”,构建了“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重点打造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双碳”行业3个产业大脑,驱动新旧动能转化。
长寿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胡红兵表示,围绕建设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长寿打造了重庆产业数字化能力中心,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数据交易中心和区城运中心“三中心合一”,已聚焦阿里云、钉钉等100余家优质数商,探索科技、金融、数据三个核心生产要素的高效融合。
接下来,该区还将围绕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深入挖掘、打造和复用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探索一条生产要素高效协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增长路径,助力全市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人文农旅城全域融合
9月初,长寿桃花溪通过了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复核评估,成为长寿区生态保护的又一生动实践。
近年来,长寿区以“九治”为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长寿“母亲河”桃花溪开展了专项整治,高标准建设长寿水文化客厅、滨河公园、“慢行+”健身步道,携手共建绿色宜居家园。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长寿深度参与全市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布局,打造湖泊度假、温泉康养、乡村漫游等农文旅IP,实现全域人文农旅城融合。
“其中,围绕乡村振兴,我们加快推进了龙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巴渝和美乡村新范例。”长寿区区长戴明说。
以建设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长寿区率先在龙溪河流域开展系统化、集成化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目前已与西南大学、中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所合作,建成水产智慧养殖示范基地、伏羲农场等智慧农业载体;聚焦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强村富民”综合改革,累计创建镇级强村公司4家、村级强村公司158家,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23.5%。
长寿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郑钦予表示,接下来,长寿区还将围绕柚、橘、鱼、蛋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培塑“自然长寿”品牌,加快完善农产品电商基地、冷链物流等配送网络,助力本地农产品“走出去”,惠及更多农业经营主体。
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长寿区正发力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不断打通实体经济的物流“筋络”。
刘小强表示,“当前,我们正以建设川渝地区首个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牵引,强化‘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全力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具体而言,一是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依托重庆8大港口之一的长寿港,加快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发展“铁公水管廊”多式联运,启动建设了长寿港国际物流仓储基地、创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上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23万吨,居全市前列。
二是着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枢纽节点。自2020年3月以来,长寿区常态开行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长寿班列,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装备制造等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去年经通道与东盟国家进出口额占比达58.7%。接下来,该区还将拓展面向东盟国家通道新线路,加密开行广西至长寿的“海铁联运”、老挝经中老铁路至长寿的“铁铁联运”专列,推动货运量、货运值“双倍增”。
此外,长寿区还将打造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枢纽,构建以钢材、矿石为主的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和产品集散中心,形成千亿级临港经济产业带;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共建重庆义乌数智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