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8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碚区)现场。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核心提示
发布人:
北碚区委书记 王俊
北碚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黄祖英
北碚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 杨正华
北碚区政府副区长 杨辉
8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第19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北碚区相关负责人围绕“厚植生态底蕴 深耕绿色发展 奋力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中打造北碚样板”作主题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底色。当前,北碚区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决策部署,聚焦生态田园都市区、人文科教创新城,做好生态人文、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城乡融合“四篇文章”,厚植生态底蕴,深耕绿色发展,奋力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中打造北碚样板。
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缙云山样板”
缙云山是重庆中心城区的生态屏障和城市“肺叶”。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巍巍青山焕发出勃勃生机。北碚区委书记王俊介绍,近年来,该区全力探寻“人与青山两不负”的发展路径,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缙云山样板”。
王俊介绍,在缙云山综合整治“前半篇文章”中,北碚区累计拆除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62万平方米,269宗突出环境问题全部清零;累计栽种植物77.5万株、覆土复耕复绿48.1万平方米,实施了黛湖、腾龙垭等生态修复工程,为缙云山生态画卷添彩;在居民搬迁工作上,该区创新推出退地入城和异地迁建两种方式,引导核心区和缓冲区203户、520名居民全部搬出自然保护区,开启新生活。目前,缙云山植物资源比1999年开展保护区植物调查时增加441种,近两年先后发现了缙云脆蛇蜥、缙云掌突蟾、缙云三窝蛛3个新物种。随着北碚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缙云山综合整治工作也获得第一届重庆市改革创新奖。
当前,北碚正打造“一心四片”发展格局,扎实做好缙云山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其中,“一心”就是赓续红色血脉,以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等为重点区域,打造成渝地区知名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四片”指东南西北四个片区:东片区承“泉依峡江”,以金刚碑、北温泉等为重点区域,市民可享受生态人文休闲的乐趣;南片区彰“科教人文”,以北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区域,打造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西片区发展乡村振兴,以柏林村为重点区域,推动“农文旅+”;北片区造“科研康养”,发展温泉谷文旅产业园、大健康装备制造产业园。此外,北碚还在争创“缙云山——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助推缙云山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据统计,近三年,32个温泉度假、精品民宿、生态农业等文旅康养和田园综合产业项目落地北碚,激活1400亩缙云山甜茶园、缙云青梅、缙云糖梨等产业,实现缙云山片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达9.5%。
上榜“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前段时间,“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北碚榜上有名。这项评选以县域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为评价标准,是体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志。
北碚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黄祖英介绍,近年来,该区依托生态和人文两大优势,全力建设“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的幸福之城。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城市文化会客厅,在缙云山片区打造休闲康养度假地,在嘉陵江以东片区打造郊野观光体验园,让重庆后花园提质升级为都市休闲旅游新门户。
文化是北碚的根和魂。北碚是一座“百馆之城”,抗战时期,迁驻北碚的文教单位、科研院所等达200余家。如今,北碚拥有卢作孚纪念馆、雅舍、西部科学院旧址等人文景观和抗战遗址104处,已建成开放文博场馆近100处。近年来,北碚区依托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为文化建档,为历史存根,持续擦亮“百馆之城”名片,传承城市文脉。
致力于丰富展陈内容,目前,王朴烈士纪念馆、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已相继完成提档升级并对外开放;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陈列馆正在完善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原状陈列故事馆,预计9月底与市民见面。
为了让文化场馆更智慧,北碚文化馆率先建成全国首个较为完整的区县数字文化馆,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存和传承;北碚图书馆依托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提供线上文献资源数据库,市民可随时随地畅享海量数字资源;北碚博物馆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北碚文博”,集逛展馆、听讲解、购文创、查档案功能于一体,市民足不出户可云游博物馆。
此外,该区还与复旦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3所高校签订馆校合作协议,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复旦中学等70余所中小学建立研学合作机制,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以发展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
2024年上半年,北碚区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北碚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转型,探索走好产业和生态发展双赢之路,以绿色生产力彰显新质生产力底色息息相关。
北碚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杨正华介绍,近年来,北碚采取技术咨询对接、“一对一”帮扶等多种方式,助力企业不断通过技术改造迈向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比如,北碚首个气候投融资项目就是该区在一家建材公司转型发展过程中,为其“点单式”提供技改方案,同时用好碳减排支持等惠企政策包,助力该企业取得绿色低息融资1.8亿元。据了解,该项目实施后,企业综合效益将增加3800万元,实现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当前,北碚180余家企业正开展绿色改造,累计获得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认定12家。近3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平均下降率为3.3%。
同时,北碚以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赛道为引领,持续提高科技含量和产业能级,不断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路。
制造业方面,该区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北碚区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瞪羚企业1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6家。2024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33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8%,高出全市约3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2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65%,处于全市前列。工业互联网方面,北碚区大力推进蔡家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升级,先后打造“5G+工业互联网”新场景示范项目5个,建成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17个,为1万余家企业提供科技赋能,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该区以存量楼宇“主阵地”孕育软件产业“满天星”,2024年上半年全区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
3小时到西安 北碚将开建首个高铁站
北碚区政府副区长杨辉介绍,近年来,北碚区以“南下东进西联北拓”为重点,加快构建主城都市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方面,目前北碚已建成了襄渝、遂渝、兰渝、东环线等11条铁路。成渝中线高铁和西渝高铁正在建设中,这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西渝高铁北碚南站作为北碚首个高铁站,是京昆高铁大通道在重庆主城区唯一的新设站点。通车后,从北碚乘坐高铁3小时就可以到达西安,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也为北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公路方面,渝武高速公路复线(北碚段)所有控制性节点工程目前均已完工,全线整体进度超过98%,将于今年内建成通车,新建部分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改建扩容部分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通车后将有效缓解老渝武等重点路线的拥堵问题。同时,近年来,我们改造升级了国省干线305公里,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1260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达100%。比如,三圣镇至金刀峡镇的三金路,以前是一条不到4米宽的坑洼小道,如今却是6.5米宽的双车道沥青混凝土四级公路,该公路串联起柳荫镇东升村、三生三世桃花源、重庆国际滑翔伞基地等旅游景点,促进了片区经济发展。下一步,还将新建国道G244等非收费物流通道,进一步强化与产业路、园区路之间的互联互通。
此外,北碚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目标,并创新推行了“响应公交”、小巷公交等个性化公交,市民只需要通过手机APP,在家门口就可以网约公交车,从下单到车辆抵达整个过程五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