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六大行动”并驱,“四有四必”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江江好”
 发布时间:2024-09-1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近年来,两江新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抓手,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工程,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促进新区经营主体数量与活力双提升,2023年民营经营主体累计达到15万户,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新增民营科技型企业407家,增量居全市首位。直管区民营经济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保持在46%左右,民间投资保持正增长。

强化体系化推动服务提升

两江新区锚定企业发展之需,构建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支持体系。

一是构建“政策为企”服务体系。形成“诉求归集—政策制定—政策解读—政策兑现—政策评估—政策修订”闭环管理,确保政策快速制定、精准解读、高效兑现,2024年,新区制定出台《两江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六大专项行动方案》,围绕企业发展6个维度提出33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

二是构建企业服务体系。通过“双专员”服务机制,为新区1345余家“四上企业”和成长性企业匹配“一对一”服务专员、联络专员,明确了10项双专员职责清单,363项涉企服务事项。优化“企业家沙龙”制度,定期开展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建筑业等产业“企业家沙龙”,搭建民营企业发展互促共享平台。

三是构建“1+3+N”政务服务体系。以政务服务大厅为主阵地,辐射3个服务中心和N个惠企E站,覆盖企业1.2万家,累计接受企业咨询、办件1589件次。政务惠企E站升级“智能化”服务,内设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时段自助“查、看、问、评、办”,实现200余项事项一站式办理、“园区事园区办”。

四是构建企业梯次培育服务体系。从“个转企”到“升规入统”,再到推动企业上市,每一步都精准施策,助力企业茁壮成长,近一年,新区“个转企”数量增加112家,规上企业增加217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

两江新区政务惠企E站

强化全生命周期护航企业成长

两江新区围绕企业“初创、成长、成熟、注销”全生命周期,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举措,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加高效的发展环境。

一是支持企业初创无忧。在获取经营场所方面,建立产业用地“一张图”,推动土地资源、政策红利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方面,打造六联办服务机制,实现水电气讯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服务效率提升30%以上。

二是支持企业加速成长、成熟。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灵活运用风险补偿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通过为企业增信的方式累计提供超33亿元的债权融资支持。在国际贸易方面,开展“量体式”AEO认证培育,助力企业通关时长缩减30%以上,查验率降至1%以下,新区AEO认证企业51家,数量居全市第一。

三是保护各方合法权益。落实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确保破产程序公正、透明和高效进行。

强化法治保障推进市场公平

公平稳定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两江新区通过提高执法效率、减少执法冲突、确保执法公正、打击侵权的违法行为、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强化市场契约精神,打造稳定、安全的法治环境。

一是执法高效公正。开展“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构造“1+7+N”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制度体系,将65%以上的行政执法事项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

二是柔性执法显温度。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柔性措施,引导和促进企业自觉守法。

三是法律服务一站式。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港,实现法院、检察、公证、调解、行业协会“一站式”服务。推行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改革试点,在各街道和园区设立行政复议便企服务点和联络员,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

四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工程质量检测等39个重点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在全市首推“信用+合同履约”试点,构建政企双向履约信用监管机制。

强化创新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两江新区强化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提供技术创新支持,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跨界合作和协同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充满活力、富有包容性的创新环境。

一是双创载体赋能成长。截至目前,新区拥有明月湖、重科智谷等区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53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3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1家,提供创业辅导、知识产权、创新空间等双创服务功能。

二是平台助力科研攻关。新区创新打造12家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有效降低科研成本;打造小试中试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增值服务;依托重科院建设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为技术转移转化提供供需对接服务。

三是路演加速成果转化。新区每年开展“金种子”、“明月湖π”、“XbotMan”项目路演、成果转化品牌活动400余场,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四是资金人才双轮驱动。每年,新区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普惠政策资金支持不少于5000万元,各类基金支持近15亿元。通过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了500名以上科技类人才,通过发放“两江人才卡”,在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亲属养老等领域开辟“绿色通道”,为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同时,新区制定出台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和服务体系,为外籍人才提供工作许可办理等便利服务,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重庆两江新区莱佛士医院

强化要素支撑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资源要素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企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江新区全力保障企业用地、用能、资金需求,为企业打造高效流通、具备竞争优势的要素环境。

一是做好用电靠前服务。将“获得电力”服务深度融入招商、土地出让、项目审批等流程,提前筹划电网接入工作,保障企业“拿地即开工、电等项目来”。

二是做好标准地供应服务。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引导企业在拿地时“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支持企业拿地后专心投入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截至目前,已实现工业“标准地”供应5000余亩,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REITs试点,助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金重庆两江产业园REITs项目已正式获批,成为西部首单产业园区REITs项目。

强化评价督促实现落实闭环

两江新区积极构建“江江好”(JUST BE PERFECT)营商环境品牌,坚持“有呼必应、有电必答、有信必回、有诺必守”,坚决做到“无事不扰”,力争让每一位投资者、每一个经营主体,在两江感受到“恰到好处”的舒服,感受到“江江好”的愉悦。为确保各项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能够得到有效落地实施,两江新区通过形成专班推动、部门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闭环。成立重庆两江新区总商会,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营商环境整体优化提升。

两江新区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不断探索创新、深化改革、完善服务,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推动两江新区成为更多经营主体投资兴业的热土和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