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开区
围绕全周期、服务全过程 持续优化政务环境
重庆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
01 便利开办吸引市场主体
集群注册解难题降成本
出台集群注册规范性文件《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试行)》。2022年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放宽经营范围,允许备案项目和后置许可项目市场主体登记为集群注册;放宽类型,允许多业态纳入集群注册管理。
增加创业创新示范点,新增4家集群注册平台。目前6个示范点备案集群注册企业1144户,为企业节约创业成本5720余万元,2022年新增个体工商户集群注册平台,注册18户集群注册个体户,为个体户节约场地租金近万元。
2022年,重庆经开区2022年新设市场主体3105户,其中新设企业1868户,企业新发展率23.26%。
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区。
一对一免费代办
经开区产业项目代办窗口提前介入招商引资项目,与招商公司、市场监管局配合,专人提供对口咨询、精准服务,远程指导企业准备资料,代办人员完成相关申报,只需企业在线认证即可完成办理。
同时,为加快申报进程,协调市场监管局通过预约、延时服务等方式完成材料预审,高效办理登记注册,以最简流程、最快速度助力企业第一时间取得营业执照。
2023年1-2月,经开区产业项目代办窗口已为14家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代办服务,服务满意率100%。
02 快捷审批促进项目建设
“以函代证”节约审批时限
针对广阳湾智创生态(115km²)建设近三年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房地产项目除外),由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出具“建设工程规划审查意见”并在意见中明确同意项目规划方案,区生态环境建管局根据“建设工程规划审查意见”出具“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函”。
建设单位可凭“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函”代替“初步设计批复”办理概算审批及招投标,极大缩短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的审批时限,大力推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建设。
“交地即开工”加速项目建设
针对广阳湾智创生态城(115km²)建设近三年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房地产项目除外),建设单位根据用地交付情况,可提前开展招投标工作,分段进场对不涉及高切坡、高填方、深基坑的施工范围实施土石方工程。涉及高切坡、高填方、深基坑等危大工程施工范围应取得第三方机构审查合格图纸后按程序进场施工。
区生态环境建管局对不涉及高切坡、高填方、深基坑的施工范围的土石方工程免于办理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作出项目依法合规实施的承诺后进场施工,真正实现交地即开工。
“水电气”并联审批省时省力
在政务大厅设立“水电气”综合办理窗口,入驻“渝快办”实现网上接件。目前城市供水接入、10千伏及以下电力接入和城镇工商用户、城镇新建居民小区管道燃气接入等市政接入外线工程涉及的审批流程由“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4个审批事项一次接件,最快6个工作日办结。
03 助企纾困渡过经营难关
“线上+线下”送达惠企政策
行政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点面结合的方式,兼顾广泛宣传与精准推送。
认真梳理市、区关于产业发展、金融、税费、企业上市、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最新助企发展政策文件,整理汇编印成册2000多份“重庆经开区助企发展政策包”,通过经开区商会换届等活动、点对点联系走访企业时发放。
在“重庆经开区企业服务”微信公众号上设置“惠企政策”板块,结合微信工作群,采取灵活方式将优惠政策及时推送至相关企业,让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惠及更多企业。
打造“重庆经开区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平台”
出台《重庆经开区中小微企业信贷补偿机制管理办法(试行)》,以政府增信方式撬动信贷资源流向经开区企业。企业可通过“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微信公众号进行免费在线申请。
04 优质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网格化”企业服务
建立重庆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处级领导干部纵向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机制,优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服务专员横向对口联系服务行业领域企业,纵横交错进一步织密服务企业网络,形成对辖区企业全覆盖的企业服务体系,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助力经开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站式”质量提升
与南岸区共同打造的“沃土质量驿站”作为重庆唯一代表入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典型案例”40强。
形成“美的园区质量服务驿站”“重庆软件园服务驿站”“线下服务窗口”等3种服务模式。
整合17家川渝两地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单位,为全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一揽子质量技术服务,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质量提升需求,打通企业在质量提升方面的“最后一公里”。
美的工业园中央空调基地。
协助15家“美的”供应链小微企业制定质量措施105条,帮扶解决制造环节的质量问题、质量隐患60余起,开展质量服务50余次,生产效率提升10-20%,产品交验合格率由72.4%提升到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