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获悉,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的工作部署,人行重庆营管部多措并举深入治理“征信修复”乱象,打击非法征信活动,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征信修复”套路多、危害大
据人行重庆营管部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唐雅洁介绍,“征信修复”主要的套路是以权威专家、专业律师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服务费,通过阻止信息主体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开展有效沟通,缠访闹诉,捏造事实等方式,进行虚假投诉,或者提供统一投诉模板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向监管部门进行恶意投诉举报。
“征信修复”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秩序,挤占信息主体合理反映诉求的监管资源和金融资源,背后隐藏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无证照经营、伪造公章、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等违法犯罪活动。信息主体应充分认识“征信修复”的风险隐患及社会危害,谨防信息泄露、财产受损,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等风险。
》》多部门联动 重拳打击“征信修复”乱象
唐雅洁表示,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部署,人行重庆营管部于今年3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全辖范围内组织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从构建监管合作机制、排查整治线上线下征信乱象、规范征信异议投诉管理、开展征信合规全面自查、提升征信服务水平、组织媒体宣传曝光等方面实施6个专项行动,推出11项具体举措。加强排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征信修复”违法线索,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联合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打击。
同时,人行重庆营管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指导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牵头20家机构成立“打击涉及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凝聚金融行业合力,搭建起信息共享、经验互通、行动互联的常态化系统平台,进一步推动形成整治“征信修复”乱象以及联合打击涉及金融领域黑产的长效机制,将为更好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健康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看好你的“信用记录” 别让不法分子钻空子
在宣传方面,人行重庆营管部会普及依法维护征信权益知识,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以“依法维护征信权益 警惕‘征信修复’骗局”为主题的专题宣传活动。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双重宣传阵地,在全辖范围加强征信维权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向公众传递相关法规政策,对非法征信活动形成舆论监督。另外,人行重庆营管部还会组织辖区金融机构以动画视频、音频、剧本杀等趣味性强、接地气的作品开展治理“征信修复”乱象宣传。
目前,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实现“百日行动”良好开局。重点治理疑似经营征信修复业务机构7家,推动2家机构注销,4家机构调整经营范围,治理成效明显。人行重庆营管部提醒广大群众,要充分认识“征信修复”的风险隐患及社会危害,谨防信息泄露、财产受损,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特别是有不良记录的信息主体,应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参与“征信修复”,尤其应拒绝参与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非法行为,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直接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信访部门等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诉求,进行征信异议申请或投诉,或通过正规金融纠纷调解机构调解、法律诉讼等方式合法合理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