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区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社会认同感日益增强。
潼南区
“川渝通办”改革成效明显
群众企业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潼南区多措并举,推动“川渝通办”流程化、专区化、便民化,解决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增强群众企业获得感。
推动业务流程化。坚持“依法依规、尊重意愿、便民高效”的理念,对210项通办事项进行细化梳理,研究出台《潼南区“川渝通办”实施细则》,制定一次性告知书、收件通知书、业务登记台账“两书一账”。发布“川渝通办”流程图,推行“绿-黄-红”工作预警提醒、督促机制,提高通办事项办理质效。实行线下流转寄递费用“政府买单”,实现“一地受理、内部协同、一地办成”,真正做到“最多只跑一次”。
实现服务专区化。按照“分类处理、线上为主、线下兜底”原则,开辟综合性“川渝通办”工作专区,设置1个“通办专区”、1个“自助服务区”和涉及企业开办、社保、医保、税务等领域的9个“一窗通办”专窗,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做到线上“全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
实现办事便民化。签署“遂潼办”联动机制合作协议,聚焦四川遂宁、重庆潼南两地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梳理公布90项“遂潼办”服务事项清单,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三家镇、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公共(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川渝通办”镇级服务专窗,方便两地群众企业异地办事。
巴南区
建立观察员制度
为营商环境“问诊把脉”
巴南区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制度,在企业经营者代表、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等人群中择优聘请营商环境观察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优化营商环境。
查找问题。营商环境观察员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深入市场主体,了解其经营状况,及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解决问题。营商环境观察员对市场主体反映的意见建议和困难问题(当面答复的除外)定期进行归纳梳理,按照部门职能职责予以交办解决。对相关部门落实情况开展明察暗访,推动问题得到解决。
宣传政策。营商环境观察员肩负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举措和成效的责任,以点带面,带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此外,巴南区营商办定期召开观察员工作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相关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彭水县
建立容错机制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11月16日,彭水中速快递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国庆,将一面写有“一心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彭水县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窗口工作人员手中,以表感谢。
这面锦旗的由来,要从一项业务的办理说起。彭水中速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在重新办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过程中,原本需提交营业执照或《名称预先登记通知书》,但因其对政策不了解,导致没有提前提交相关材料。彭水县市场监管局了解情况后,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采取容错机制,受理了彭水中速快递服务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变更登记,保留了企业名称。此举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赞誉,企业直呼彭水县市场监管局服务好、效率高。
近年来,彭水县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放管服”改革,促进服务提质增效,当好市场准入“指导员”、保市场主体“救生员”、招商引资“服务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助力彭水经济社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