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峰
杨元庆
曾毅
于英涛
张兴海 图片均由首席记者龙帆摄/视觉重庆
智能产业未来将如何发展?6月20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的嘉宾发言或能给出答案。
当天,10位来自高校、企业、研究院的嘉宾代表汇聚一堂,从不同领域分析了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嘉宾们认为,智能产业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特别是以“大模型”为基础的智能产业,将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则为未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重要风口。
新趋势
大模型为智能产业带来深刻变化
大模型,是嘉宾发言观点出现的高频词。
嘉宾们认为,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智能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变革。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认为,迭代的5G+物联网技术,要依托大模型来实现全场景数据感知智能,连接控制智能,分析决策智能。中国联通正在加快大模型的技术突破,目前,联通的元景大模型参数量达到2000亿,可提供更懂行业、更易定制、更加可信的人工智能工具。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认为,我国的智能产业发展,一定要建立自主可控的底层大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适用于其他行业的垂直赛道,这是我国智能产业能否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的关键。
“我非常高兴的是,中国已有极少数底座大模型,具备了情景跟随能力。”刘庆峰说,一旦有了情景跟随,大模型就可以在很多细分领域实现超越,比如在语音大模型上,科大讯飞的星火语音大模型,已经在37个主流语种上全面超越同类对手。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要让大模型“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大模型带来的效率红利,成为创新和创造的主体,让千行百业实现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跃迁式发展。
杨元庆还说,想要飘在“云端”的大模型真正落地,就要加强侧端创新,也就是智能移动终端的创新,让大模型触手可及,最大化地发挥大模型作用。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有类似想法。他表示,并非只有千亿级、万亿级的大模型才是有用的,还可以聚焦一些小级别的大模型,让其为具体的领域、企业服务。
新观点
人工智能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脑机接口、脑认知等领域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嘉宾关注的焦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毅表示,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特别是ChatGPT的出现,加速了人工智能的进化。但目前人工智能依旧不具备主观意识,虽然可以生成高度真实的文本、图像、视频,但本质依旧是数据驱动模型。因此,未来人工智能的主要发展方向还是脑机接口、脑认知等领域,让人工智能产生主观意识,真正地实现人与机器的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则表示,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他谈到,之前马斯克做了一个植入式的脑机接口,并在人身上试用。而中国不仅有植入式的,还有非植入式的,都在向产业化迈进。目前来看,中国的脑机接口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建议,我国要重视脑机接口行业标准的设定,要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同时他表示,脑机接口这一技术,一方面要面向特殊场景,一方面要面向大众,只有老百姓用得起,才谈得上用人工智能推动社会进步。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正在实现颠覆性的创新和迭代。”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说,新华三集团将从多维度、多层次持续强化AIGC技术创新与行业的应用探索,不断夯实AIGC产业发展的根基和底座,围绕着政府、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重点行业的关键场景,共绘AIGC产业壮美蓝图。
新期待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将成为“新风口”
交流中,部分嘉宾围绕“交通”这一主题,畅谈智能产业给未来生活带来的改变。
赛力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认为,当下,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智能驾驶、AI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智能技术,正在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智能驾驶将会是未来智能汽车的主要功能。”张兴海说,对于智能驾驶,用户会经历从怕开、敢开到要开三个阶段的进程,也会经历从不理解、不会用、不敢用,到熟悉、敢用,最后产生依赖这么一个过程。
张兴海表示,目前,赛力斯正探索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赛力斯用户的智能驾驶里程数达到了2.6亿公里,这一数据在全球仅次于特斯拉。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谈到,智能汽车不能只是做汽车的智能化,还要构建车路网云协同智能发展。比如,在收集汽车行驶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收集路侧数据等信息,形成一个更完备的数据库,从而支撑数据形成“大模型”,最后运用到交通中。
“我们目前已经在跟重庆高新区合作,利用车脑和云脑一体化,真正做到企业和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管理的平台联合起来,建立一种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模型。”李克强说。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空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程承旗则谈到了低空经济。他表示,低空经济将是中国未来的一个万亿级产业赛道,很可能出现“人人能用无人机,家家享受无人机服务”的场景。
既然是无人驾驶,它就需要智能技术的支撑,比如建立低空交通系统,就需要依托数字技术、5G、物联网等技术,让低空空域拥有智能“红绿灯”。
他建议,后续应该加大北斗标准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系统的技术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低空时空标准。同时,有条件的省区市,可以率先开展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系统试点区域建设,创建技术中试基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