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现场签约。
本组图片均由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

南存辉

宋宏谋

盛希泰

贾立山
11月25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举行。在“智链生态 创新实践”主旨演讲环节,正泰集团、辽宁方大集团、洪泰基金、长安汽车等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为实现重庆高质量发展蓝图聚智赋能。
与会企业家一致认为,重庆凭借独特的战略优势、坚实的产业根基与一流的营商环境,正成为企业布局未来、实践创新的理想热土。
看好重庆:
区位与生态铸就投资热土
为何投资重庆?多位企业家从宏观战略与产业基础层面给出答案。
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盛希泰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贾立山均表示,重庆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其“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开放优势。
雄厚的产业底蕴与丰富的应用场景,构成重庆的另一大吸引力。盛希泰表示,重庆拥有全国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之一,39个工业门类和超大规模城市就是最宝贵的“生产力和试验场”。他坦言:“智能驾驶若未在重庆跑通,就意味着没在中国跑通。”对此,贾立山深表赞同。他指出,重庆是中国汽车制造的主阵地之一,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完美土壤。
一流的营商环境则直接催生了投资热度。辽宁方大集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宋宏谋以集团在渝项目落地的“方大速度”为例,盛赞重庆以“贴身服务”与“马上就办”作风,形成“政府跟着企业走”的良好态势。
扎根重庆:
多元实践共建“智链生态”
企业对重庆的看好,已迅速转化为产业实践,绘就一幅“智链生态”的实景图。
在绿色能源赛道,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分享了其“风光储充氢”一体化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如何与重庆需求紧密结合的案例。从已在万州、奉节等地推进的光伏富民工程,到与大渡口区签约的零碳园区标杆项目,正泰集团正将光伏全产业链优势与重庆绿色转型目标对接,并积极部署虚拟电厂,助力重庆实现虚拟电厂调节能力100万千瓦及建成24个近零碳园区的目标。
在高端制造与开放枢纽建设上,方大集团与长安汽车同样展现出雄心。宋宏谋所描绘的“重庆航空城”蓝图正加速变为现实:从航空食品保障、空地无人机研发到飞机拆解循环利用、飞机租赁,一个涵盖客运、货运、研发、物流的航空生态集群初具雏形,助力重庆打造“空中经济走廊”。贾立山则宣布,将把集团最核心的战略投资、技术路线和数据资源向重庆汇聚,引领带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加速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共赢未来:
开放协同迈向创新共同体
面向未来,企业家们表达了与重庆深度融合、共建创新共同体的强烈意愿。
资本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被视为关键引擎。“我特别看好重庆产业资本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模式。”盛希泰表示,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重庆发展,期待与这座城市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成为共识。南存辉提出,愿携手政府、基金、科研院校,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共建科创孵化基地,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宋宏谋也透露,将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发展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条的开放与赋能将成为新生态的基石。贾立山承诺,将开放技术共享平台,赋能上下游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供应链。这体现了企业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的选择。
从绿色能源到智能网联汽车,从航空集群到资本赋能,行业巨头们在重庆的布局已超越单一项目,进入“智链生态”协同创新的新阶段。他们在重庆的深度扎根,不仅是对这座城市当下发展的认可,更是对重庆未来潜力的普遍看好。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