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第四 重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办理贸易融资累计222亿美元
2月14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举行2023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梁浩楠 摄
2月14日,记者从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2023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唯一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已累计便利600余家企业融资和结算33.3亿美元。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便利1600余家企业贸易融资和结算362亿美元,其中,办理贸易融资222亿美元,列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四。
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试点
加大支持外贸外资发展“力度”
以全流程便利化改革促进跨境融资。成功支持24家企业获得跨境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简政放权,持续推进企业获得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额度159亿美元;简化外债账户管理,落地多笔外债共用一个账户政策,外债资金入账时间缩短5个工作日;支持企业直接在银行办理外债、担保注销登记。
以政策优化升级支持双向投资。建立便利化白名单管理制度,实现业务办理标准化,促进资本项目收入便利化支付占比超过7成。积极推进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2家企业获得中基协准入备案。便利跨国公司跨境结算,引导企业利用资金集中运营政策提高结算效率,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规模53亿美元。
以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促进对外贸易。截至2022年末,共11家银行、132家企业参与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试点规模近220亿美元,试点企业数量、业务规模较年初分别增长13.7倍和4.4倍,其中,中小企业家数占比七成。
优化外汇服务
增加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温度”
做好重大战略外汇服务。联合发布成渝外债便利化试点业务操作指引,成渝企业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突破200亿美元,落地异地外债账户核准业务。共建共享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白名单”,实现“白名单”企业跨区互认。继续推动自贸区等重点平台外汇政策实施,自贸区涉外收支突破千亿美元,占全市收支规模6成以上。
开展汇率避险再行动。2022年,全市外汇衍生业务签约187.6亿美元,同比增长29.8%,服务中小微企业345家、“首办户”企业212家。
优化外汇服务为企纾困。全市落实贸易电子单证结算、购汇偿还国内外汇贷款等政策支持便利结算262.5亿美元;指导银行外汇业务减费让利、减免汇率避险保证金合计超15亿元。
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全年支持跨境电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实现结算约14亿美元。
加强外汇领域科技创新
提升外汇服务企业的“速度”
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扎实推进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区块链+跨境金融”试点,全国唯一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已累计便利600余家企业融资和结算33.3亿美元。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便利1600余家企业贸易融资和结算362亿美元,其中,办理贸易融资222亿美元,列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四。
创新推出跨境融资“一码通”。搭建跨境融资“一码通”线上平台,综合跨境投融资政策、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及重点业务网点信息推送企业,同步采集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推动跨境融资供需精准对接。
加强外汇业务线上服务。依托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为1024家企业办理业务近1200笔;指导和支持银行开展资本项目数字化线上资金结算近2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国际收支处副处长董晓亮表示,下一阶段,重庆外汇管理部将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试点,并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优化汇率避险等外汇服务,进一步完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的场景建设,助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