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 现代产业集群乘势而上 内陆开放高地加速崛起

发布时间:2025-04-25 16:45
发布时间:2025-04-25 16:4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车间智能化生产场景 周奇 摄/视觉重庆

桐君阁药厂生产车间 摄/郭旭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 摄/郭旭

会凌电子 摄/郭旭

首季“开门红”!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不断传来好消息!

2025年一季度,京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商产业基地实现批发零售额19.58亿元,同比增长82%,跨境电商突破6亿元,创历史新高,实现2025年“开门红”。

同时,外资外贸项目捷报频传:鹏瑞利签订勾地协议、200万美元外资到位,杭州绿田项目外贸结算已先行转移到该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重庆经开区合作共建加快推动,超几何保税“飞地”项目成果落地,数据结算在辖区落地。

从“开门红”到“全年胜”,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努力建设国家级一流开发区,勇当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助推打造南部增长极。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4.0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市增速1.1个百分点,贡献南岸60%GDP、90%工业产值,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发动机”。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当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奋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经开力量”。

强化龙头引领

产业集群“聚链成势”

在南坪西区产业园里,有一个占地198亩,总建设规模约17万平方米的产业园,产业园聚集着30多个汽车品牌,其中,新能源品牌就有24个,形成了重庆知名的汽车销售集群——金菱车世界,成为新能源车企的抢滩之地。

金菱车世界汽车销售集群的渐成规模,只是重庆经开区现代产业集群“聚链成势”的一个缩影。

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单元,对强化产业协同创新、提高产业组织效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经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实现产业高质量跃升的关键构成。

近年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依托“四园一港”,聚焦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3个千亿级和节能环保、汽车电子2个五百亿级“3+2”主导产业,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智能制造产业优势显著,产值同比增长9%。比如,美的制冷酷省电一度电系列产量突破148.8万套,同比增加230%;维沃手机国内市场份额提升至全国第一;美心、家美等3家企业新入选市级双百企业。

软件信息产业实力更强,“满天星”行动计划完成营收同比增长12%。其中,京东超算中心投入使用;福伦德为华为、赛力斯等新能源车企提供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占领国内前十整车主机厂50%市场份额;中移物联网等2家企业成功创建全市首批“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

大健康产业基石牢固,限上医药流通企业突破100家。京东健康集团西南总部引入贵州百灵制药、云南云红药业等医药企业落户;九州通重庆大健康产业总部基地落户;桐君阁药厂获第八届“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生产线效率提升超50%;一、二类医疗器械备案证(注册证)累计达168个、250个,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节能环保产业动力更足。比如,绿色低碳产业园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已正式纳入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24年—2025年备选项目规划;全市首个氢燃料电池研发检测实验室建成投用;长江轴承建成全市首个近零碳数字工业园;“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已登记企业62家,减排成交45宗、323.3余万吨,金额近7785.91万元;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24个,建设分布式储能项目7个,累计建成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4家、14家。

汽车电子产业释放“雪球”效应,产值同比增长30.6%,形成以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体系。比如,禾赛科技项目与长安中阶智驾平台达成定点合作,落地科大讯飞智能汽车研究院、众鸿汽车等智能研发企业,实现年均产值超100亿元。

“未来,全区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等集群。”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理清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新型储氢、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方向与路径,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提速科创融合

激活产业向“新”之力

机械臂灵活挥舞,精准抓取零部件;电子屏实时滚动,跳动着生产数据;物流车自动穿行,将物料高效配送……4月初,走进位于重庆经开区的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通用”)压缩机智造车间,静谧、高效、智能的生产场景让人大开眼界。

就在今年1月,依托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美的通用获得行业内“全球首座全流程AI赋能灯塔工厂”的称号。

据了解,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美的通用近3年累计投入2.2亿元进行智能化改造,以AI赋能从“研发-制造-售后”的全流程,打造有亚洲领先的离心机实验室和离心压缩机智造车间,获得超过160项发明专利。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美的通用产品研发实现井喷:2021年,美的第1000台离心机成功下线;2022年,美的打破了四大外资品牌长期位居离心机行业前四的局面;2023年,美的离心机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国产品牌第一;2024年,公司产值突破50亿元,产值及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如今,在北京大兴机场、奔驰南非工厂等海内外大型项目,都有美的通用的身影。

事实上,美的通用全球“灯塔工厂”的神奇跃迁,正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结出的硕果之一。

眼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最能体现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提供动力和引擎,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创新为实现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2024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创平台加速构建。2024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市级以上科研平台累计达123个。其中,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共入驻科研团队10个,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建蓝翡翠实验室,意识与认知障碍调控与解码脑机接口共性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技术评审,国家卫生健康委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广阳湾基地成功挂牌。

创新主体加速集聚。去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223家,科技型企业累计1080家,成功推动重庆九洲隆瓴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重庆成飞新材料被认定为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产学研链条加速形成。当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研发投入增长42.16%,研发投入强度达3.88%。其中,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储备优质项目53个,重庆类脑产业园集聚36家高成长性企业。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2024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举办四链融合发展圆桌会年会及专题研讨会30余次,举行第三届迎龙创新港杯创新创业大赛,完成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引进人才20名,重庆人力资本产业园开展人才培训6万人次。

汇聚开放动能

拓展产业“全球版图”

眼下,随着重庆汽车产业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渝车出海”风生水起,成为重庆外贸重要增长点。

比如,位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重庆鑫凯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凯道”)就是受益者之一,正乘“渝车出海”东风,拓全球市场新版图。

2024年,鑫凯道紧抓“渝车出海”政策机遇,聚焦俄罗斯、中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市场,全年完成二手车出口额1310万元,实现外贸赛道“从0到1”的跨越式突破。

近年来,公司联动渝新欧中欧班列高效物流与中信保风险保障,创新推出节能减排专用车出口方案,持续拓展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市场,凭借高性价比与服务优势快速赢得客户信赖。

2025年,鑫凯道正重点拓展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建立海外仓储及售后服务中心,借力重庆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搭建线上交易平台,扩大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出口规模,力争实现“出口额突破‘亿’级市场”目标。

除了鑫凯道,在开放之路阔步前行的,还有京东智能城市(重庆)跨境电商服务中心。

数据显示,2024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发挥京东智能城市(重庆)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优势,新培育和引进跨境电商17家,实现进出口额20亿元,占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超四分之一,打破一般贸易独大局面,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预计到2030年,该中心将累计引入企业1000家、累计纳统企业200家,实现累计销售额1000亿元,以AI与电商为核心,打造全国千亿级数字经济集聚区,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新引擎。

从鑫凯道、京东(重庆)跨境电商服务中心的成长之路不难看出,当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着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更具韧性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比如,2024年,新加坡鹏瑞利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在东站片区落子鹏瑞利国际医疗综合体项目,形成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又一标志性成果。

此外,千方公用型保税仓顺利通过重庆海关验收,填补重庆经开区保税功能上的空白;台达电子综保区外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入选全市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优秀实践案例”。

同时,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积极融入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区域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2024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实现进出口额79.6亿元,台达电子西部生产基地增资项目、云际资本分布式新能源电站投资总部项目、上海安穗-东盟商品跨境电商项目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招商引资项目55个、合同额247.76亿元,外资签约金额在全市保持领先,开放型经济功能强化。

链接>>>

奔跑吧2025

力争区内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超过1180家和250家。

力争园区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进位争先,规上工业营收突破1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力争实际使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新增跨境电商企业20家。

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6亿元,项目策划储备规模达到300亿元,项目落地转化率达到20%以上。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