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二中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立足司法职能,指导辖区万州、开州、云阳等地法院与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四川达州中院”)辖区两级法院紧密协作,共同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跨域司法协作体系,为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为川渝东北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法治动能。
构建协作体系 夯实服务基础
围绕统筹发展中的司法需求,持续深化协作机制建设。共同构建了以一份跨域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一份司法服务保障统筹发展意见为核心,涵盖生态保护、执行联动、禁毒协作、司法技术等六大重点领域,并延伸出多项具体机制的“1+1+6+N”跨域协作体系,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清晰的司法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
在机制建设方面,重庆二中法院积极推动将服务保障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市法院重点工作。该项工作连续3年被列为年度重点任务和“一把手项目”,通过工作专班推进、清单化管理等方式,确保各项协作举措落地见效。双方法院在党建共学、案件共治、难题共解等方面深度交流80余次,建立协同联动机制17项,形成多要素集聚的联动矩阵。尤其聚焦跨域执行联动、司法技术协作等8项重点工作,打表督促交账,助推跨域协作提速见效。
强化司法供给 优化发展环境
聚焦区域安全稳定与发展基础,司法协作成效显著。近3年来,重庆二中法院、万州、开州、云阳等地法院依法审结各类刑事案件5584件,判处罪犯9672人;妥善办理中央及市委政法委等挂牌督办案件,推进打击跨境赌博、全民反诈等专项工作。开州法院为357名公租房诈骗受害者挽损450余万元。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重庆二中法院制定《司法服务保障渝东北三峡库区营商环境建设二十条措施》,依法审理、执行各类涉企案件9261件,指导万州法院助力保交楼项目融资1.19亿元,在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全市首个“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工作站”,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力司法相结合。
深化协同联动 提升协作效能
跨域协作的效能体现在多个专业领域实现突破。针对劳动争议,与四川达州中院梳理两地近3年劳动争议1.13万件,发布典型案例10件,依托“五方联动机制”推动前端预防和实质化解,形成法规政策汇编推动纠纷共解。
在刑事审判领域,渝东北、川东北5家法院、检察院携手,共建8大协作机制,在禁毒普法、司法技术标准统一等方面取得进展,拍摄的禁毒微视频获市直机关党员教育电视片一等奖。
在执行联动方面,与四川达州中院联合发布《执行工作联动十大重点规划》,川渝18家法院签订协作备忘录。高效完成互相委托事项1200余件次,成功解决跨域文书送达、资产查封等难题。
生态司法保护成为亮点,推动川渝8家单位共建环境资源案件多元化解平台,打造“三峡库区湿地与鸟类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与四川达州中院共同建成“大三峡·大巴山”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其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做法”予以推广。
这一系列扎实的司法协作举措,有效破解了跨区域司法壁垒,提升了区域司法协同治理水平,为川渝万达开地区加快建成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劲的法治动力。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