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机场T3B航站楼,工人正在进行航站楼钢结构施工。(摄于二月二十日)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3月6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向大会提交《关于支持重庆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的建议》,呼吁国家有关部委继续关心支持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
重庆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团建议提出,重庆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对于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内陆开发开放;发挥支撑带动作用,促进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支撑民航强国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等都有重要意义。
重庆战略地位突出,承担着新时代引领内陆开放,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等重要战略使命。民航业是战略性产业,建设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提升重庆国际通达能力和运输服务效率,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方面,航空运输具有全球通达、运输效率高等比较优势,在带动产业高端化、促进中高端消费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重庆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构建更加通达的全球运输网络,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此外,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体系,推动机场与各种交通方式深度融合,形成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走得好、走得远”的新期待。
重庆民航设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重庆民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2017年建成投用,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2020年开工建设,目前航站楼钢结构主体工程、跑道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重庆新机场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国家规划,前期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二是航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江北国际机场迈入全球繁忙机场行列。截至2022年底,江北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109条,通达36个国家80个城市,航线网络覆盖五大洲主要经济体和城市。
三是支线航空快速发展。巫山机场、武隆仙女山机场相继建成投用,“一大四小”运输机场布局全面形成,运输机场100公里半径覆盖全市国土面积的92%。万州、黔江机场旅客吞吐量2019年分别突破100万人次、50万人次,万州机场成为重庆市第二个开放的航空口岸。
同时,我市通用航空通航业务量也实现高速发展。
提出拓展机场发展空间和增加机场密度等建议
在看到重庆民航快速发展的同时,代表们也指出,对标对表党中央对重庆新的战略定位和要求,民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还存在不足。
比如,从航空业务需求来看,按照市政府与民航局联合印发的《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预测到2035年、2050年重庆都市圈航空旅客将分别达到1.2亿、1.5亿人次,而江北国际机场地形地貌复杂,发展空间有限,终端设计年保障能力8000万人次,难以满足未来航空市场可持续发展需要,亟须增加运输机场布点,提高航空业务保障能力。
同时,从机场密度来看,重庆市运输机场分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航空服务覆盖率和旅客航空出行便捷性不高。
为此,重庆代表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支持“十四五”规划建设重庆新机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规划研究重庆新机场建设”,加快重庆新机场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尽快批复场址,并指导重庆市“十四五”期间加快重庆新机场有关前期工作。
二是支持新增重庆运输机场规划布点。建议在下一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修编中支持重庆市新增运输机场布点,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