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2023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话履职

【迎接2023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话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不避焦点不怕热点为教育事业鼓与呼

发布时间:2023-03-01 14:53
发布时间:2023-03-01 14:5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翻开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履职10年来长长的议案、建议目录,其中不乏涉及家庭教育、课程改革、培训机构、师资水平等各领域,但最终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真正的教育不应该依赖刷题与时间的堆砌”“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怕科学的考试”“教育就是要有因材施教的策略和有教无类的情怀”……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刘希娅走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通道”,向镜头前的亿万观众讲述她的履职故事。

句句肺腑之言,是刘希娅30年躬身实践教育改革的真切体会,是她10年尽心履行代表职责的深刻感悟。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代表,刘希娅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要满怀敬畏之心,担当履职责任。“孩子的问题,哪一个不是千万双眼睛盯着,但决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就是要不避焦点、不怕热点,有底气有勇气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抱着这样的信念,今年刘希娅又关注了一个热点问题——家庭教育。

“由于疫情,孩子和家长在家相处的时间剧增,家庭关系面临极大挑战。”刘希娅介绍,她接到不少家长的“吐槽”,称“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重视起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但是家长怎么正确和孩子相处,怎么在家辅导作业,却没有人教他们。”刘希娅认为,不仅孩子需要人教,家长也需要。

鉴于此,今年刘希娅准备提交一份关于“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建议。

“这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就好比我们的社区‘门诊’,邀请退休的、在职的教师来‘门诊’提供专业指导,家庭教育中存在什么问题就来‘门诊’咨询专业人士,寻求专业帮助,促进家庭和谐。”刘希娅解释,在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需要政府来统筹,整合把关各方资源,真正架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

“关起门搞教育是行不通的,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才能真正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为了凝聚更多共识,刘希娅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发声。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她陆续开通“希娅分享”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号、百家号、头条号、抖音号,发表“两会”相关内容,累计阅读量近6000万人次。

如今,她的自媒体平台全网粉丝累计已近100万。翻看她的自媒体平台留言,可以看到网友们来自天南地北、各行各业。“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关注教育、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刘希娅说。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哪里是教育的痛点、难点,哪里就是我们提建议的重点、焦点,更是我们实践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发力点。”刘希娅说,开启新一届代表履职,将继续发挥代表的政治性、广泛性、代表性,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竭尽所能。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