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自世界各地的3万人因为同一个梦想汇聚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景象?
3月24日,重庆南滨路、巴滨路就见证了这样的盛况。当日,由重庆市体育局、南岸区人民政府、巴南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长安汽车重庆马拉松在此激情开跑。这是重马第12次鸣响发令枪。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426个城市的3万名跑友,在美丽的长江之畔尽情畅跑,感受重庆魅力,共享体育荣光。
3月24日早上7点,南滨路,2024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激情开跑。记者 齐岚森 摄
一场马拉松赛事,何以“点燃”一座城?
超越自我的体育盛宴
当日7时,南滨路海棠烟雨公园,空气清爽,晨光熹微。在拂面而来的春风中,2024重马鸣枪起跑。
2024重马共分4枪发令,通过优化发令方式,降低赛道前段拥挤状况,为选手提供更好的参赛体验。
起跑瞬间。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
记者看到,第一声枪响瞬间,排在最前面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如同离弦的箭,瞬间消失在起点区域观众视野中。
两个多小时后,来自肯尼亚的约斯法特·基普图·博伊特以2小时07分52秒的成绩获得马拉松男子组冠军,坦桑尼亚的杰克林·朱玛·萨基鲁以2小时21分26秒的成绩获得马拉松女子组冠军,两人均打破了尘封多年的重马赛会纪录,获得现场志愿者、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呼声。
中国籍选手也颇为亮眼。廖顺虎、焦安静分别荣获马拉松中国籍选手男子、女子组冠军。
2024重庆马拉松女子组中国籍选手焦安静冲线。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
“去年我在这里弃赛了,今年我在这里夺冠了。”焦安静笑着说,重庆很棒,“想不到在重庆这座山城,竟有这么平缓美丽的赛道,给重庆点赞。”完赛后,焦安静奖励给自己一顿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以跑马为契机实现了来渝品味美食的心愿。
全民参与的城市狂欢
重庆马拉松作为重庆的城市名片和体育名片,国际金标、中国金牌的双金赛事和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吸引着各地跑友的目光。
2024重马设置了全马、迷你两个项目,各1.5万人参赛。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79岁,年龄最小的仅7个月。
选手们在参加比赛的同时享受美好春光。记者 齐岚森 摄
记者看到,无论职业,无论长幼,跑友在赛道绽放出自信笑容,显得活力满满,不时向观众和摄影师挥手、“比心”。赛道两旁,志愿者和自发前来观赛的市民热情洋溢,阵阵加油助威声喊进了跑友的心里。
“重庆是一座迷人、浪漫、优秀的城市,很高兴能在重马赛道上,感受重庆的美丽。”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踏上了重马赛道,并跑进了4小时。赛前,他还通过媒体“喊话”学生:“每天花一点点时间锻炼身体,让自己的心肺功能更强大,这样可以学习得更好,将来也会更好地创新。”
沙坪坝区市民耿君跑马4年,在本届重马实现了做一次全马官方配速员的梦想。走出赛道,她还是那么激情洋溢。“很荣幸带跑友刷新PB(个人最好成绩)。”她骄傲地说,在她带动下,不少邻居都爱上了跑步,越跑越健康。
如何让跑友感受重庆的热情?今年,重马从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及社会招募了近5000名志愿者,并通过多场岗前培训,构建高品质的“重小马”志愿服务团队。
志愿者为选手加油助威。记者 齐岚森 摄
2点30分起床,4点从学校出发,6点站在起点……3月24日,对于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周子雯来说,必定是非常难忘的一天。当天,她和同学们负责拉2024重马出发带、冲刺带的工作,用自信的身姿、青春的笑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周子雯是位重庆女孩,这是她首次参与重马志愿服务,能为家乡的体育赛事出一份力,她非常荣幸。她说:“当一名重马志愿者,我非常激动,在服务比赛的同时,我也充实了自己。”
体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在跑马途中,跑友经过朝天门长江大桥等桥梁,邂逅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等文化场馆,身旁便是两江交汇和山环水绕的磅礴气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奔跑,怎会不对古今交融、朝气蓬勃的重庆心动呢?
值得一提的是,南岸区结合重庆马拉松顶级赛事人流,激发消费潜能,整合全区资源,线上线下联动,推出2024年第二届重马国际消费节,给跑友带来景区购票优惠、“重马火锅马”等福利,让跑友在跑马之余畅品南岸、尽享美味。
不少跑友对记者说,他们或提前两三天来渝,或准备在渝停留一周,就是为了跑马之余,感受重庆魅力。
“我要在重庆待一周时间,去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等景点游玩。”北京跑友衣晓军说,这是他第一次跑重马,但5年前他就已经来过重庆,“重庆变化很大,山水交融的城市风光非常迷人。”
湖北荆州跑友朱代红说,2021年,他获得重庆马拉松参赛资格但未参赛,重马为他保留了参赛名额,让他有机会首次踏上重马跑道,感受重庆魅力。他说,他和荆州跑友周五就来到了重庆,在比赛前游览了解放碑、洪崖洞等景点,稍事休整后,他们还要品尝重庆火锅等美食。
2024重庆国际马拉松比赛现场。记者 尹诗语 摄
来自市体育局的数据显示,今年,重庆将举办重庆马拉松、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重庆武隆)、重庆市龙舟公开赛等市级以上赛事活动100场以上;举办区县级以上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不低于2300余场次。
不难发现,重庆各地举办体育赛事,更加注重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体育和文旅深度融合,让更多运动爱好者在享受运动乐趣时欣赏美景、品味美食,推动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健市民体质,不断满足市民对体育的新期待新要求。”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重庆将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体育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共同推动重庆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