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市新闻发布大厅,2024长安汽车重庆马拉松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发布人
南岸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新闻发言人 唐昕
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 杜学勇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组委会执行主席 金飞鸿
巴南区副区长 冉仁均
主持人
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 徐祖国
12月5日,2024长安汽车重庆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重庆马拉松将于2024年3月24日上午7:30在南滨路海棠烟雨公园鸣枪起跑。
赛事报名于今日启动
2024重庆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技术认证,重庆市体育局、南岸区人民政府、巴南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重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赛事设置全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两个项目,各1.5万人,总规模3万人,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起点和终点均为海棠烟雨公园;迷你马拉松全程5公里,起点为海棠烟雨公园,终点设在朝天门大桥下。
赛事报名于今日(12月5日)上午10:30启动,跑友可通过“重庆马拉松”官网或“重庆重马体育”公众号进行报名。全马将通过摇号抽签确认参赛名额,抽签结果将于12月25日公布。迷你跑先报先得,报满即止。
此外,赛事期间还将举办2024重庆马拉松线上赛,跑友可通过“重庆马拉松”小程序免费报名参加,预订赛事纪念品。
2024重庆马拉松进一步提档升级
唐昕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南岸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新闻发言人唐昕介绍,2024重庆马拉松将进一步提档升级,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品质服务,增强体验。作为双金赛事和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2024重马将继续秉承安全办赛、品质服务的办赛理念,不断优化赛事服务,提升参赛体验感,树立良好的赛事口碑。为选手赠送超值参赛大礼包、为成绩在3小时以内的选手颁发纪念奖杯,深化打造“重小马”志愿服务品牌,提升赛事服务水平。赛道加油站提档升级,增强赛道氛围,展示重庆人民的热情。开发赛事衍生品,提升参赛仪式感,强化赛事品牌文化建设。
二是智慧赛事,数字重马。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提升赛事科技含金量,助力数字重庆建设。2024重马将继续举办2024重庆马拉松线上跑,发行重马数字藏品,打造全4K高清直播,推出跑友个性化参赛视频定制服务。同时,利用赛事智能指挥系统、赛事急救智能管理系统、WBGT热指数实时监测系统,全方位提升赛事安全保障能力,让选手跑得舒心、安心。
三是成渝互跑,双城联动。2024重马将从产业联动、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三个维度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成渝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举办丰富活动,实现体育为经济赋能
据介绍,2024重马赛事期间还将举办2024重马国际消费节、2024川渝体育产业联盟及第六届重庆体育产业博览会、第二届中国路跑产业发展论坛、中国马拉松大满贯颁奖盛典、2024年长江商学院重马高峰论坛、重马火锅马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
杜学勇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杜学勇在发布会上说,重马作为重庆的体育名片和城市名片,品牌影响力大,明年将继续以重马系列赛事为引领,结合山水重庆的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引领重庆全民健身。
他表示,作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标杆赛事,重马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赛事为主,会议、展览、节庆等配套活动齐全的发展格局,明年重马将继续实现赛、会、展、节四位一体,加大对体博会、路跑产业发展论坛、重马国际消费节的打造,不断提升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资源聚集能力,实现体育为经济赋能,助力重庆经济发展。
“重庆马拉松的含金量非常高”
金飞鸿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组委会执行主席金飞鸿在发布会上说:“我经常向大家介绍重庆马拉松的含金量非常高,因为它不仅仅是重庆城市的名片,不仅仅是重庆的马拉松,它还是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创始成员中的一站,是中国的马拉松。”
他表示,中国马拉松肩负着跟世界马拉松和世界大满贯的对接,从这个角度来讲,重庆马拉松每年作为大满贯的开局,就已经开始向中国和世界的马拉松跑者展现中国办赛的水平和能力。
助力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开展
巴南区将采取哪些举措保障2024重庆马拉松顺利举行?
冉仁均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巴南区副区长冉仁均介绍,在赛事组织上,巴南区将根据组委会的统一部署,按照属地原则,充分调动区内医疗、安保、交通等各方面力量,全力配合组委会的赛事组织工作,为广大选手创造安全性高、体验感好的比赛环境;以重马的举办为契机,推动巴南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开展,包括重庆半程马拉松、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等大型赛事,促进巴南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助力重庆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
冉仁均说,巴南区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巴滨路风景优美。巴南区将以重马赛事为平台,开展一系列城市营销活动,为全球跑友展示“大美巴南”的城市形象。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