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多网融合”为支撑,沙坪坝区统筹指挥调度镇街基层治理中心(沙坪坝区治理中心供图)

沙坪坝街道的24小时智慧生活馆

渝碚路街道汉渝路社区,“红岩骑手”喻文博在向老人们发放防电诈宣传单

覃家岗街道凤天路社区,工作人员在查看“141”基层智治平台

石井坡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联合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局对辖区酒店安全开展“综合查一次”(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供图)
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时代命题下,沙坪坝区紧扣“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全新使命,以“大综合一体化”为核心路径,用数智力量重构城市治理生态,突出数智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从夯实数据底座、激活智能感知,到迭代治理体系、创新服务模式等领域着手,沙坪坝区将数字基因深度融入城市运行肌理——既以智慧手段破解城市安全、交通通行等治理难题,筑牢城市韧性防线;更聚焦民生温度,催生“沙磁护学助医”“骑手友好街区”等标志性成果,让智能治理直达群众急难愁盼。
这场以数为脉、以智为擎的治理实践,不仅为沙坪坝区擦亮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底色,更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兼具系统性与人文性的实践样本。
数字赋能构建基层治理新生态
清晨的沙坪坝街道,独居的陈老先生晨起按下“智能守护”呼叫器报平安,然后乘坐小区加装的电梯下楼,步行5分钟到沙正街社区食堂点了一份早餐,随后步行到一心巷休闲小广场坐着聊天,惬意又安心地开启了一天的生活。这是沙坪坝街道独居老人如今人人都可以实现的“标准流程”。
近年来,沙坪坝街道以数字化赋能全龄友好社区建设,归集8.6万条数据,整合4万余个物联设备,聚焦青年、老人、儿童等群体,打造“15分钟大圈+5分钟小圈”。同时,针对青年群体,打造创新创业活力带,引入近200名青年主理人,建成全国首个骑手友好街区和青年发展型街区;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城市书房、青年会客厅,落地近300套人才公寓;聚焦“一老一小”,加装电梯72部,改造75栋老旧小区;建成13个青少年研学基地和儿童友好社区。
通过数字驾驶舱和“141”基层智治平台,该街道实现1418个服务载体落图,事件处置效率提升80%,群众满意度达99%。同时以“三张清单”形成标准化路径,为老城区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沙坪坝街道的“智变”是沙坪坝区以数字赋能构建基层治理新生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沙坪坝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耕“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构建起覆盖民生服务、安全防控、企业服务的基层治理新生态,让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幸福感。
沙坪坝区推动“885”机制融入基层智治,通过五星评价与“四力一度”能力评价机制,实现治理责任精准落地。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方面,除沙坪坝街道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外,天星桥街道依托“一表通”压缩报表72%,居民需求办结率达94%,企业诉求响应时间从7天缩短至1天,“就在天星桥”品牌成功帮扶870余人就业;磁器口街道运用AI技术实现违停管控成效提升80%,数字化防汛提前3天预测洪峰;歌乐山街道“歌乐E养”体系让养老机构风险预警效率提升50%。
沙坪坝区发动3.6万余名“N”力量下沉网格,今年以来,通过智能终端一键上报线索4.1万件。沙坪坝区还建立镇街法治服务一体化机制,统筹下沉公安、司法、城管、市场监管、税务等7类力量1120人,融合企业水、电、气、税、信用等数据智能分析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推动金融机构放款1.07亿元,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沙坪坝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今年以来,上下联动办理群众需求22.1万件,办结率达100%,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基层智治体系建设与“一表通”等创新实践,正持续书写基层智治新篇章。
智慧驱动打造城市治理新典范
道路塌陷的风险可以通过智能算法进行评估和预测?这在沙坪坝区,已成为现实。
沙坪坝区创新构建城市道路塌陷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选取三峡广场和沙滨路周边4.25平方公里区域为试点。该模型可整合19类固态动态风险因子数据及4类15项基础要素数据,通过AI算法实现险情自动匹配预案与跨部门联合处置。截至目前,试点区域16.2公里道路累计发出16次“中风险”以上预警,处置率达100%。
不仅如此,沙坪坝区还针对城市中公共设施的常见风险,建立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应用,通过AI算法,对安全风险进行提前预警。目前,应用已针对11类城市基础设施1864个风险点位的数字化清单,接入69类风险因子和11个动态升降级算法模型,实现风险“识别、定级、推送、评价”全闭环管理,系统运行以来完成动态巡查1.2万次,高效处置隐患1359个。
上述的两项应用,只是沙坪坝区众多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场景之一。近年来,沙坪坝区深度融合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城市治理全流程,构建起覆盖风险预警、民生服务、执法监管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沙磁样本”。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要让城市管理的效率更高,还要让城市治理更具温度。”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渝快政”“渝快办”接口搭建的移动端巡查平台,实现风险点巡查、上报、整改全流程数字化,让基层治理效率大幅提升。在民生服务领域,重庆西站首创“双指挥长制”降低40%预警处置成本,群众满意度达100%。
在行政执法领域,数字化改革成效更加显著。构建“7+1”综合执法队伍体系,推动34个区级执法部门、22个镇街全量入驻“执法+监督”数字平台,将992项高频执法事项整合实施,综合率达71.9%。通过“综合查一次”模式,执法检查频率减少20%,办案时间缩减50%以上,相关改革获司法部肯定。
未来,沙坪坝区将持续深化AI赋能建设,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变,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注入更强动能。
机制创新再造事件处置全流程
今年国庆长假,磁器口古镇一名3岁儿童走失,孩子父母心急如焚。在了解情况后,网格员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上报信息,平台立即触发三级联动响应,依托沙坪坝区“风险一张图”系统快速开展立体化搜寻。系统调用现场周边监控摄像头,查看实时现场画面,区治理中心同步将事件交办至区公安分局,随后,走失儿童被找到,此时,距离事件上报仅仅9分钟时间。
为何能有如此高的效率?这得益于沙坪坝区构建制度矩阵、创新运行机制,全面重塑城市治理事件处置全流程,实现从诉求接收到问题解决的高效联动,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实践样本。
在事件交办环节,该区出台《多跨协同事件闭环快处机制》,按照“小事立即派、大事1日派、难事5日派、棘事10日派”原则,创新推行“1510分级处置法”,助推事件全流程高效流转。
通过数字工作台智能匹配权责清单,确保98%以上事件直达责任部门;借助AI智能分析工具,针对基层智治中高空抛物、交通拥堵、经济纠纷投诉等风险自动生成预警提示信息,提前分派责任单位核查;通过智能预案流转多跨事件,今年三季度处置25946件,办结率100%,AI核验事件单质量合格率从今年第二季度的98.3%提升至第三季度99.66%,大幅提升事件办理的准确度。
针对跨部门争议事件,该区建立“部门会商—区领导提级研判”机制,退件率从8%降至3%,多跨事件数月环比平均增长7个百分点。
联勤联动机制叠加数字工具,能让处置力量更集中、响应更迅速。沙坪坝区组建“4+N”联勤联动队伍,公安、消防等4部门常驻区治理中心,10个部门动态响应,一体化开展综合研判、指挥调度。
沙坪坝区还优化迭代“风险一张图”系统,实现全区危岩地灾、高楼消防等120类2.2万个风险点位落图镇街L2级实景图,风险点与感知设备、智能预案关联率100%;累计建成视联网点位66个,汛期24小时连线镇街,实时接收事件上报;在歌乐山街道、中梁镇建成无人机巢2座,覆盖半径6公里区域,具备全天候监测能力。针对跨区域治理难题,沙坪坝区与九龙坡区、重庆高新区联合建立重庆西站、微电园L分区协同处置机制,通过动态权责清单高效解决火情预警、企业跨区审批等问题。
利用监督评价闭环倒逼处置质效提升。建立“五色”评价体系,通过“时效+质效”双维度考核,每两周将不满意事件移交督办问责。今年前三季度,“民呼我为”平台办结群众诉求52656件,同比增长67.26%,平均办理时长缩短0.26天,群众满意率从去年5月的86.37%增长至2025年9月的92.6%。
目前,沙坪坝区已制定17项机制形成制度矩阵,借助数字赋能实现信息流转环节减少75%,基层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下一步,该区将继续迭代数字应用与制度成果,深化AI、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推动城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数据筑基构筑智慧治理新引擎
沙坪坝区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数据归集共享与智能应用,用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全流程,构建起实战实效的智慧治理新格局,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健全机制筑牢数据根基。该区依托数字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按“谁产生、谁归集、谁治理”原则规范流程,累计归集全区各部门、镇街及学校、医院等重点领域数据资源3800余类,治理合格率达100%;同时接入物联感知设备90类、70余万个,设备在线率稳定在99%以上,为智慧治理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此外,还归集公共数据资源3.49亿余条,设置KPI指标1354个、接入体征指标5034个,构建起全方位数据感知网络。
共享赋能释放数据价值。积极推动数据“供需对接”,全区数据资源已赋能市、区两级应用44个,累计调用4900余万次。围绕八大板块跑道建设的区级城市运行体征指标库,阈值设置率和可评价KPI占比均达100%,实现城市治理“一屏通览”。其创新的“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应用”获住建部专刊推广;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入选国家首批气象数据要素典型示范案例;数字燃气管网“数字一张图”正向全市推广复用。
智改数转提升治理效能。深耕AI技术与数据融合,承接市级“AI+超高层建筑灭火指挥调度”等应用场景,重点打造防汛救灾、智慧交通信号控制等特色场景,推动执法模式从“多头执法”转向“综合施治”,预警处置成本降低40%。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使办案时间缩减50%以上,“沙磁护学助医”专项行动通过数据精准调度,让树人小学周边高峰时段车辆通行效率提升20%,市民满意度达96%。
下一步,沙坪坝区将持续强化数字赋能,深化多跨协同治理机制,打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智慧治理典型应用,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贡献更多经验。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