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大管家”人机配合作业
今年以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巴南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巴南区城市管理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迭代优化“城市大管家”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数字重庆建设、全域环境整治及“民呼我为”服务模式上成效显著,绘就城市治理现代化新画卷。
体制机制创新 筑牢治理根基
2025年上半年,巴南区“城市大管家”一体化服务项目、石洋街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荣获2024“发现重庆之美”市民口碑奖;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超43%,城市综合管理问题有效处置率高达98.49%。
成绩的背后,正是巴南区在城市现代化治理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实践。
“我们坚持‘瘦身’与‘健身’并举,通过重构工作体系,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斌介绍,该局整合机关及下属单位人员,划分为党建综合、日常业务、城市治理、巡查考核四大板块,推行一体化运行,拆解重点任务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面对治理难题,巴南以“大综合一体化”破局。建专项班底、攻重点难点、借助数字平台,整合城管、街道、社区力量,针对土坡菜地乱垦等顽疾建立多跨协同机制,形成“发现—研判—处置—反馈”链条,推动治理从“单打独斗”转向“集团作战”。
在“城市大管家”精细化监管方面,该区构建三维考核体系,“城市大管家”将一线人员纳入基层智治网格,与社区共建实时响应机制。“机制优化让管护效率大幅提升。”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城运治理组组长秦峰说,过去处理路面破损需半天,现在一般问题2小时内办结,居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数字引擎”驱动 提升治理效能
“以前处理交通事故设施损坏,从发现到修复至少要7天,现在通过数字平台全程追溯,5天内就能完成。”周斌表示,数字技术正成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巴南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依托三级治理中心,将54条城市治理跑道、195条子跑道接入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问题第一时间交办流转,全流程一屏掌控。如在垃圾分类领域,投放点脏乱差等问题通过线上智能平台分派到部门、镇街整改,投放点问题整改率达100%。
在数据分析层面,三级治理中心运用大模型全量抓取事件,AI动态筛选高频问题形成风险提示,推动建立未移交区域管护等长效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管护缺位问题,通过建立94个问题点位台账、明确三方责任主体、实施专项巡查,实现问题动态清零。
作为市级试点,巴南正在积极协助搭建全市“一库两书”驾驶舱,利用AI分析各类城市问题,精准识别当前发生频次增多、群众更加关注的“城市病”,针对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的交叉、空白管理领域,探索以“大综合一体化”为导向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针对问题发展阶段差异,构建多级“预警—处置—攻坚”的闭环管理制度。未来,巴南将持续夯实数据底座、优化智能预案库、健全问题治理体系,推动城市治理全业务数字化覆盖,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全域环境整治 打造生态家园
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巴南区以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占道经营等十大专项整治为突破口,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逐项攻坚。
在环境卫生整治中,工程渣土电子渣票使用率达96.7%,资源化利用升级;打造14处园林绿化景观、建设11处规范临时摊区,让城市兼具“绿颜值”与“烟火气”。
开展渝城助医、渝城护学专项行动,按照“一校一策”原则,推进巴渝小学、鱼洞四小滨江校区周边“五大”专项行动,整治人行道违停行为170余起,增设便民饮水点、垃圾分类果皮箱等便民设施30余处。攻坚巴南区人民医院周边停车难、设施旧等问题,安装及维修隔离设施160米,设置便民座椅12套,清理违法停车、乱堆乱放问题400余处。
城市治理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该区疏堵结合推进空间治理,拆除违规广告47处、清理空中飞线58.44公里,同时增设小微停车场4座、治理道路病害2688处、破解交通堵点8处,从细微处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
城中山体治理独具特色。通过增花添彩、提质街头绿地、建设口袋公园等举措,让“城市边角料”变为生态“金角银边”。以土坡菜地整治为例,该区将城区闲置地块改造为游园、公园,既消除了环境乱象,又为居民增添了休闲空间。
“我们不仅要让城市看起来美,更要让居民住得舒服。”周斌说,下一步巴南将在精准发现问题、长效治理、激励提升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民呼我为 架起党群连心桥
“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电话就有‘管家’上门解决。”今年以来,巴南区城市管理局以“民呼我为”为抓手,创新“民呼我为”+“城市大管家”联动机制,构建“党建引领、专班统筹、多方联动”治理新格局,推动群众诉求从“接诉即办”迈向“未诉先办”。
为高效响应诉求,该局建立“周报制度”与“书记督办”机制,将群众诉求办理纳入党委班子重点工作,每周研判高频事项、评估风险。同时构建“1+N”工作体系,形成“牵头协调+专业执行+监督复核”的工作模式。
办理质效上,坚持“精准+务实”双轮驱动,以“沾边即办”原则和首接责任制,杜绝推诿扯皮。如针对金鹿大道盲人按摩商户停车难题,联动公安、街道增设78个路内停车位。周斌介绍,今年已办结诉求483件,其中群众非常满意事件达142件,接近三分之一,平均办结时长缩至4.8天,群众满意度达97%。
未来,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将持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让宜居宜业宜游愿景落地,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巴南力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