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对民营经济组织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明确支持的政策,同时也加强了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原始创新的保护。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重庆市九龙坡区,近年来始终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大力促进“两个健康”,打造“创新驱动、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2024年,九龙坡区民营高企、科企分别新增94家、638家,均居全市前列;企业专利授权量增长16%、达4628件,获驰名商标22项,科技创新指数居全市第一梯队。
九龙坡区在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资金保障培育科创企业主体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九龙坡区在助力企业融资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形成了“政府采购信用融资新模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知识产权资助及奖励”等政策支撑体系。
“获得中国专利奖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获得重庆专利奖按照市级奖补的50%给予奖励……”在去年底举行的一场重庆市九龙坡区“发言人来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解读专场发布会上,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知识产权资助及奖励办法》(下称《办法》)进行了宣讲。
《办法》提出,九龙坡区将给予获得专利奖以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最高100万元奖励。其次,给予获得驰名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专有权的企业相应奖励。最后,对获批专利项目立项的企业,按照市级资助经费1:1给予资助。
据悉,自2022年底该《办法》出台以来,九龙坡区已累计兑付资助奖励资金500余万元。
不仅是对企业进行真金白银激励,九龙坡区还出台一系列金融惠企政策,缓解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比如:九龙坡区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系列惠企融资政策支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营管理,实现股改挂牌融资;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开发专属信用担保类产品,适当降低担保费用等等。
九龙坡以金融“活水”激活民企科创一池春水,累计为454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08亿元。2024年,九龙坡区指导2065家企业完成全国存量专利盘活系统注册入库,入库数位居全市第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备案金额达4.14亿元,同比增长472%。
据重庆市经济信息委2025年5月公示,2025年重庆市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7家。其中,112家为九龙坡区企业,约占全市新增总数的10.3%,发展势头良好。
税惠政策激励创新成果转化
今年初,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公布了2024年服务型制造企业、平台、项目名单,全市8家企业获评服务型制造企业,4个平台获评服务型制造平台,九龙坡区的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忽米H-IIP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市级服务型制造平台。
成立于2017年的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忽米科技)是九龙坡区专精特新代表性企业。
自成立以来,忽米科技已为全国数万家制造企业提供了产线装备、车间生产、企业运营等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了企业级、行业级平台,加速产业数字化在各行业领域深入落地。
忽米工业互联网平台(H-IIP)是西南地区率先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立足重庆,辐射西南,面向全国,截至目前已连接约百万台工业设备,集成了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中间件、工业知识图谱等专业平台能力。
“公司拥有约两百项发明专利,技术人员占比超过60%。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在技术创新。”忽米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仅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一项,每年就能让企业享受到数千万元减免,减免的税款充盈了产品研发的现金流。
据统计,九龙坡区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数十亿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西部大开发等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上亿元。
优质服务助力民企提质增效
宏钢数控是九龙坡一家从事高精密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
但是,由于地处西彭,企业距离中心城区核心商圈还有些距离,高端技术人才招引比较困难,企业在研发上面临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
“为此,政府立刻帮忙牵线搭桥,带我们四处考察、拉资源。”宏钢数控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为了帮助企业招引人才,还拿出补贴,按星级酒店标准在园区修建起人才公寓“工程师之家”。
通过努力,短期内宏钢数控就顺利招引高端技术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十多名,企业技术力量得到快速增补。其中,新招引的一名工程师成功主导研发出数控机床IS系列,实现了进口替代,扭转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九龙坡千方百计广招人才,筑牢民企创新基石。
九龙坡出台《九龙坡区人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一站式提供子女入学、人才公寓、职称评审等70多项人才服务。
此外,九龙坡还以“高含金量”的政策延揽人才,仅安家补贴一项最高可达100万元,对获市级以上重大项目、人才计划支持的给予最高50%配套费用,对获自主知识产权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数据显示,2024年九龙坡人才净流入4398人,同比增加766人,为民企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除了招人“聚智”,九龙坡还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民企加大科创投入,对首次认定和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补助。
有的放矢地出招,民企科创成效立竿见影。截至2024年末,九龙坡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686家,居全市第二;民营科技型企业累计达4066家,居全市第三。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