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黔江“恐龙+文旅”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举行,来自古生物研究领域、文旅界的专家学者齐聚黔江,共同探讨黔江恐龙化石的学术价值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发掘现场后表示,黔江恐龙化石群不仅具有显著的科研价值,黔江还应深耕“龙”文章,打造恐龙遗址公园、探秘馆、博物馆、主题酒店和文化创意产业园,构建“科研+科普+研学+旅游”四位一体的开发格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恐龙文旅胜地。
2018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持续开展黔江正阳恐龙化石调查及保护研究工作,阶段性成果丰富。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介绍,黔江正阳恐龙化石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的白垩纪大规模恐龙化石埋藏地,也是西南地区目前已发现年代最晚的恐龙化石群。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晓龙认为,黔江正阳恐龙化石具备资源唯一性、市场性、集聚性、故事性四个客观条件。黔江正阳恐龙化石的发现过程、发掘过程及恐龙新属种的发现都极具故事性,只有讲好故事,才能走好“恐龙+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徐星等专家认为,黔江正阳恐龙化石集中分布于正阳新城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结合周边地区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能达到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标准。通过串联城市大峡谷、濯水古镇等景区,可形成“地质科普+生态文旅”引流品牌,推动黔江成为国际知名的古生物研学与旅游目的地。
市文旅委原党委书记、主任刘旗认为,应突出黔江恐龙化石的“白垩纪晚期+城市建成区”特色,与侏罗纪遗址形成差异化。要把恐龙化石遗址现场的保护和呈现作为重点,建设恐龙数字科技馆,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VR恐龙生存场景、化石修复体验馆),将传统古生物学与现代数字技术完美结合,开创科普教育的新模式。
今年6月,黔江将迎来高铁时代。黔江将充分利用这一交通优势,以“恐龙+文旅”为突破口,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