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区县动态

潼南百花争艳绘新景 春日经济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4-10 09:40
发布时间:2025-04-10 09:4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陈抟故里景区油菜花海

陈抟故里景区全景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金波动潼南。每逢春日时节,潼南油菜花海浩荡铺陈,桃李梨樱次第争妍,在琼江、涪江两岸山川田野之间织就独属于潼南的诗意画卷。

近年来,潼南区以“醉美菜花游”为媒,借花造势、因花兴业,串联四季花事,做活文旅文章,激活消费场景,让“花经济”在春风中竞相绽放。

从油菜花海到花岩梨花、玉溪李花、龙多山樱花,潼南的春天被五彩斑斓的花海点缀,游人如织;从周末小集市到沉浸式剧游、田园民宿,潼南的各处景点纷繁多样,生机勃勃。借一朵花,绽放一个春天;以一域景,撬动一城兴旺。潼南,以花为媒,正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春之交响。

以花为业

小小油菜花催动产业新潮

春风拂过,潼南的油菜花海涌起金色波澜,琼江、涪江两岸被大片灿烂的花田点缀得如诗如画。每年三月,这里不仅迎来百万游客踏春赏花,更孕育着产业跃升的希望。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终端,从种子研发到深加工生产,潼南以油菜为媒,织就了一张全产业链发展的宏伟蓝图。

油菜,是潼南大地上的“黄金作物”,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国家油菜制种大县,潼南区油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总产量达4.4万吨,油菜生产面积、总产量均居重庆市第一。近年来,潼南立足资源优势,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油菜产业提档升级,构建起集良种培育、规模化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现代油菜产业体系,让一朵朵金黄的油菜花结出沉甸甸的产业硕果。

种业振兴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潼南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作为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潼南区建成2.5万亩油菜制种基地,常年制种面积保持在万亩以上,推广“庆油”系列等优质双低品种,含油率突破52%,成为长江流域冬油菜区的核心品种之一。目前,潼南“庆油”系列油菜品种在长江流域推广面积累计超过2000万亩,在全国推广总面积突破3500万亩,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良种培优,种植提效。潼南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推广油菜与水稻、蔬菜轮作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油菜产业整体效益。在机械化应用方面,潼南率先推广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一台机具一天可完成20亩移栽,较传统人工方式效率提升10倍以上,有效解决了油菜种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潼南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利用油菜间作套种、秸秆还田、沼液施肥等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向纵深拓展,油菜精深加工成为提升附加值的重要方向。潼南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油菜油、油菜粉、菜籽饼粕等多元化加工,打造高端食用油、饲料、化妆品等产品,推动“粮—油—饲”循环发展。全区已建成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现代化油菜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从田间到市场的产业闭环。潼南高端菜籽油产品远销国内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此外,潼南还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油菜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近年来,潼南推动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探索油菜秸秆生物质发电、饲料化利用等模式,提升农业废弃物的附加值。在生物科技领域,潼南积极探索从油菜中提取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业,推动油菜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

从一粒种子到一瓶菜籽油,从绿色种植到高端制造,潼南以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为支撑,推动油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今,一朵小小的油菜花,正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以花为媒

文旅融合共绘锦绣画卷

走进潼南区陈抟故里景区,来自成都的游客李蓉一家三口刚刚结束了他们的潼南“新春花海之旅”。站在太空油菜花树下,金黄与嫩绿交织的油菜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九大板块、十二组艺术装置错落其间,仿若童话梦境。女儿在互动区奔跑嬉戏,丈夫在捕捉龙灯夜明珠的璀璨一瞬,而她则漫步在油菜花海里,感受春日的浪漫。对这座春日花海背后的城市,她们一家有了新的认识——不仅有花可赏,更有景可游、味可尝、物可购、乐可享,潼南正是那座被花唤醒的文旅新城。

一朵花,串起整座城的春天。“潼南2025醉美菜花游”如约而至,以“新春新花海 打卡新潼南”为主题,借助“花经济”这把金钥匙,撬动起文化、旅游、农业、商贸多元要素的融合联动。在油菜花的引流带动下,“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开花,潼南正从“花期热度”向“文旅常态”转型,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融合发展的文旅路径。

景区场景“花”样翻新,让传统赏花游更有沉浸感。陈抟故里景区百亩彩色油菜花竞相绽放;夜幕降临,亚洲最大夜明珠辉映龙灯长龙,游客不再是匆匆而过的看客,而是成为沉浸在情境中的玩家,在互动中激活感官,在共鸣中留下记忆。

多业态联动开枝散叶,为游客提供全周期服务链。以花为媒,潼南同步推出“花花世界集市”满足游客“边玩边买”的消费需求;以花为题,“一镇一宴·赏味新潼南”吸引23个镇街同台竞馔,蔬菜宴、全鱼宴各展风采,让美食成为游客留得住的理由;以花为景,文艺演出、非遗展演、写生活动等密集开展,万人夜歌会点燃城市夜色,文化与旅游在春风中相拥,花海成为最生动的舞台。

依托节会经济聚人气,潼南不断做深旅游链条。游客量持续增长带来民宿爆满、餐饮翻台、交通提速,也促使景区周边快速升级。“花海经济”正与“旅游经济”“消费经济”深度耦合,一场春游潮背后,是城市文旅产业的一次结构重塑与场景焕新。为更好地承接这份热度,潼南同步出台惠民礼包,景区免费开放、热门项目打折优惠、团队游客专项奖励多措并举,让热度持续升温,让流量转化为“留量”。

潼南还敏锐抓住“年轻化、社交化、IP化”文旅趋势,打造花海奇妙游、花海秋千、彩虹滑道等网红场景,将一株油菜花延展成社交媒体上的传播热点,也将“潼南花海”塑造成一个城市文旅的超级IP。从游客“来了就打卡”,到“留下来消费”,再到“愿意常来、愿意推荐”,油菜花成为撬动一座城市旅游品牌跃升的引擎。

一场赏花游,撬动大文旅。潼南借力花经济,让“赏花季”不止于“黄金周”,推动“春日潮”成为“四季红”,从一朵油菜花里看见的是文化的根、美景的魂、旅游的路,更是融合发展、富民兴城的广阔天地。

以花为介

田园新景带动乡村振兴

花开正好,风起有声。三月的潼南,群花共舞,万象更新。从崇龛的金黄油菜到花岩的如雪梨花,从玉溪的李花漫山到龙形的樱桃竞艳,潼南区在花海之间铺展出一幅以“花经济”为脉络的乡村振兴画卷。

春潮涌动,万亩菜花绽放崇龛。在崇龛镇,万亩油菜花连片铺展,为乡村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景观基础。6.6万平方米的民房改造项目正稳步推进,1650间民宿客房将承载四方宾朋。田园性、地域性、聚落性被一一嵌入乡村肌理,在保留原生态特色中呈现错落有致的山水聚落,塑造乡愁记忆。一组组民宿,一幅幅风景,串联起花海、乡居与文旅融合的多重图景。

在玉溪镇,连片李花铺满山野。借助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当地策划“花海摄影大赛”“最美玉娥仙子”评选等特色活动,吸引川渝地区万余名游客前来打卡消费,以花促产、以花带业,当地延伸“花经济”全链条价值,带动群众增收60余万元。

在花岩镇,5200亩矮株密梨集中成片,千亩梨花核心景区热闹非凡,“重庆·潼南梨花旅游文化节”如期举行,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100万元。节会期间,村民开设农家乐、参与文艺演出、售卖果品,以花为媒拓宽收入来源。

大佛街道则深耕“花经济”文旅场景,依托大佛坝涪江壹村,培育“幸福花儿巷”“涪江天街”等网红打卡地,布局天空草莓、溯源果蔬等采摘项目,发展新生园、蔬菜咖啡、滋品阁等餐饮民宿,策划美食一条街、周末小集市、露营免费享等消费新场景。2025年以来,涪江壹村网络热度突破40万,线下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03%,带动群众增收300余万元。以场景激活空间、以体验带动消费,一条集采摘、餐饮、文创、住宿于一体的“花经济”链条正加速形成。

龙形镇的龙多山,则在一山之上汇聚春色万千。三月三登山祈福、踏青赏花的民俗延续至今,油菜花、樱花、桃花交错绽放,成片花海铺展山野,构成“花果同春”的自然胜景。橙林缀枝、果香满径,登山步道蜿蜒如龙,串起自然奇观与历史遗迹,也联通了游客脚步与乡村希望。

花开潼南,各地景区借势联动、竞相绽放。以“醉美菜花游”活动为牵引,潼南区推出“桃花文化旅游季”,吸引14.5万人次前往桂林街道半坡村、柏梓镇郭坡村、宝龙镇、双江镇等地观赏桃花;一核引领、多点开花,全域旅游格局持续优化,“花经济”正在全区多点开花、集群成势。

从一朵花到一个产业,从一场节会到一片空间,如今的潼南,正以一朵朵盛开的花为引,借“花经济”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以文旅融合带动农村新空间培育与生态场景重塑,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加速转型,正不断描绘出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图景。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