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重庆永川智慧工厂的长城炮主焊线 摄/敖民极
永川科技片场
雅迪电动车永川工厂
历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如何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新时代提出了一道新考题。
凝人心、聚合力、优环境、筑根基,永川区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近年来,永川区聚焦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和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建立“四单一表”工作机制,实行企业点单、平台派单、纪委督单、限期结单和建立问题办理进度表。构建起企业困难问题收集、分办、督办、销号闭环落实体系,助力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出了更大作用。同时,也为“新时代川渝‘两个健康’联动共建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点派督结”清单化
建立“四单一表”工作机制
“‘企业管家’服务很到位,仅用几天时间就解决了我们新厂建设的大问题。”看着永川新厂区的物流通道,重庆太平洋精工科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沙光荣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太平洋精工新厂规划建设仅有大门一个通道。开工后,由于物流运输受限,需新开一个物流通道。但这在前期的规划上是没有的,如果要开这道门需要经发改、规资、建设等多个部门审批调规,且拆除已建好绿化带的损失需要企业承担。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沙光荣找到“企业管家”温艾华。温艾华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开展评审。在多部门的参与帮助下,用时不到10天,新物流通道免费建成。
太平洋精工物流通道建设,只是永川区为当地民营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永川区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建立“四单一表”助企纾困解难机制,为民营经济发展赋能添力——
企业点单,多渠道收集问题。打造与企业联系密切的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经济信息委等搭建的企业诉求表达主渠道,全面推广“企业管家”服务制度。
平台派单,定期研判问题。完善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对每月收集到的民营企业问题诉求集中会商研判,明确办理部门,压实工作责任。
纪委督单,跟踪问题办理。区纪委监委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镇街纪委(纪工委)力量,对区委统战部移交企业问题诉求进行督办,确保问题诉求有人管、有人办。
限期结单,反馈办理情况。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将办理落实情况反馈区纪委监委、区委统战部。对办理完结的问题诉求,由企业进行满意度评价。
同时,建立问题推进进度表,实行“红黄绿”亮灯的清单化督办管理。对正常推进的问题亮“绿灯”,对进展缓慢的问题亮“黄灯”,对超期办理的问题亮“红灯”,打表推进,限期完成。
如今,“企业管家”在永川民营经济圈中已成热词。企业管家服务制度已从4个产业园区延伸到23个镇街,全区配备206个企业管家服务全区1864家民营企业,覆盖全区“四上”企业、龙头企业,所有问题都有对应的管家帮助解决。
从收集到解决
实现困难问题全闭环落实
2024年5月,川渝省市党委统战部协同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席会议暨新时代川渝“两个健康”联动共建区建设启动会召开,确定四川和重庆统一战线共同推动“新时代川渝‘两个健康’联动共建区”建设。
作为联动共建区城市之一,永川区专门成立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工作专班,区领导定期组织召开会议,通报企业困难问题收集办理情况,研究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区经济信息委建立区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制度,15个区级部门共同解决企业问题和需求;区市场监管局通过跨部门联动方式凝聚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合力;区工商联建立民企国企协同发展机制,发挥民资民企力量助力改革突破。
同时,为保障企业问题反映渠道进一步畅通,永川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民呼我为”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区人力社保局通过就业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发布岗位需求;区科技局建立工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今年以来,已为17家工业企业派遣高校院所的20名科技特派员。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在“四单一表”机制跟踪督办下,在全区各级部门的携手推动下,永川区委统战部收到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336个,协调解决或阶段性解决289个,办结率86%;“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办理552件,企业满意率100%。企业困难问题从收集到解决,全过程闭环落实,问题办理质效进一步提升。
聚合力优环境
筑牢民营经济发展根基
长城汽车永川工厂从开工到生产上市仅用不到14个月时间,随后连续追加5次投资,总投资规模达100多亿元;雅迪电动车依托永川西部职教基地在永川投资15亿元建设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东方希望、信义玻璃等一大批行业头部企业纷纷扎堆永川;重庆云谷·大数据产业园聚集数字经济相关企业550家以上、实现营收295亿元、同比增长18.47%……凝人心、聚合力、优环境、筑根基,永川一直在路上。
“我们将继续强化民营经济监测,定期收集企业发展状况,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筑牢民营经济发展根基。”永川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用好“四单一表”工作机制,落实招商项目“招、落、服”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通项目前期手续、开工建设、投产运营过程中的堵点、卡点。同时,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工作协调机制专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等企业服务组织作用,跨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同时,将企业困难问题化解在基层,促进永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统战力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