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江津携手整治农村环境 共筑美好清新家园

发布时间:2021-12-30 10:25
发布时间:2021-12-30 10:2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环境优美的胡家岗大院

畅通的“四好农村路”

村规民约助力人居环境整治

油溪镇大坡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

江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强力推进,作为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予以重点推进,坚持内外兼修、抓点带面、积少成多的工作思路,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聚焦“六项任务”

达成整治目标

“新厕所当然好哟。方便过后一按一冲,干干净净!”每逢有人问起自家的新厕所,珞璜镇同福村村民朱祖桂总忍不住竖起拇指夸赞几句。

像朱祖桂这样,通过新改建卫生厕所改变如厕环境的群众,今年在珞璜镇共有34户。目前,他们已经全部用上了新改建的“三格式”户厕,全镇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今年,珞璜镇把卫生厕所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的重要内容,在抓好组织动员、落实进度安排、确保资源保障上下功夫。逐村逐户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了全镇非卫厕所底数。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村居小喇叭、季度院坝会等线上线下平台,开展卫生厕所建设政策和文明如厕、科学处理粪便等公益宣传。同时,建立镇村两级包干工作机制,实施交叉检查,开展线上点评推动限期整改。

自开展“厕所革命”至今,珞璜镇的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87%。

村民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践行者。“外墙要整洁,院子要干净,柴草堆放要整齐,衣服叠放要有序,房前屋后的植物要经常打理……”说起参与环境整治,白沙镇罗湾坝村民李炽友颇有心得。因房屋整洁、庭院清幽,李炽友家被表彰为2020年度江津区“美丽院落”。

李炽友所在的白沙镇,是我市第一人口大镇。家禽遍地跑、垃圾随处见、污水到处流……和众多农村地区一样,此前这里的人居环境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无论是珞璜的厕所革命,还是白沙的全域整治,都是江津致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缩影。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江津扎实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分类分册建立了无人居住废弃房屋、蓝顶棚等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后续工作推进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共清理蓝顶棚2666处5.2万平方米,清理无人居住废弃房屋19247处,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堆40889个,清理田间地头废弃物27674处,清理管线“蜘蛛网”8722处,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开展。

2018年以来,江津围绕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编制6项重点任务抓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86.12%;配置保洁人员1300名,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0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完成乡镇污水管网189.81公里;累计建成“四好农村公路”1092公里、1米-3米宽入户道路687.12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398户,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7065盏,新增村庄绿化面积580亩,完成绿色示范村庄创建48个;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65%,回收废弃农膜742.88吨;积极推进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完成乡村分类,村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

同时,全区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庄清洁行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村民良好卫生习惯逐渐养成。成功创建“清洁村庄”110个、“美丽院落”40个和“美丽家园”80个,成功申报市级“美丽宜居乡村”76个。

抓点连线成面

打造示范引领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镜子,也是旗帜。告别多年来的“脏乱差”,拥抱高质量的“净齐优”,江津需要来自榜样力量的引领。

12月24日,我市公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村名单》。江津区先锋镇保坪村、慈云镇小园村、吴滩镇郎家村、油溪镇大坡村、石门镇李家村、龙华镇燕坝村榜上有名。

走进保坪村新湾大院,干净的村道、别致的竹篱、生机勃勃的三角梅和载歌载舞的村民,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美景。

3年前的新湾大院,环境远没有今日的美好。“老院子和附近的便道基本都没有硬化,那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杂物和垃圾随处可见;鸡鸭鹅走一路拉一路……”村民施朝秀回忆起多年的乱象,连连摇头。

2019年,被列为试点院落的新湾大院,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村民整修了旧房、新建了入户便道、增设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由“三格式”化粪池统一处理。政府还发动大家在道路两侧遍植三角梅,利用空地建设小花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通过新建的文化墙醒目地亮了出来,时刻提醒着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

2019年,江津整合资金5000万元,选择“2镇3片10村”开展全区首批农村院落环境示范整治,涉及院落63个,农户1403户。

示范整治选择交通方便、群众积极性高、带动效果明显的院落进行集中打造,整治通过拆除乱搭乱建和残垣断壁,整治破烂屋顶和墙面,治理垃圾和污水,规范畜禽散养,改造厕所和厨房,新建入户道路,让庭院实现亮化、绿化、美化。

15个试验示范镇(片、村)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彰显特色的要求,发挥出较好引领作用。其中,先锋镇获评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永兴镇黄庄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油溪镇大坡村入选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石门镇李家村、吴滩镇现龙村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今年,江津完成50个示范院落整治工程,成片推进黄庄农业嘉年华、鹤山坪田园综合体、鲁能美丽乡村等重点项目周边人居环境示范整治,引领推动全区整治工作,全面完成鹤山坪片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同时,江津根据全市“五沿”区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旧房整治提升的要求,安排财政资金5000万元,对四面山高速、江綦高速、渝黔高铁、长江沿线,以及部分骨干公路沿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和“内外兼修”的要求,全面完成旧房整治提升工作,惠及居民4577户。

建立长效机制

确保常态整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如何久久为功,让田园之美历久弥新?

“‘共享’必须以‘共治’为基础,全民参与是关键!”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江津上下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之举、务实之举。

区级层面,针对农村人员社会实际,江津组织各镇街积极探索院长制,按照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把行政村组细划为院落,各院落设置1名院长,负责保洁、组织监督维护等,并结合实际将院长制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设立公益性岗位常态开展农村环卫保洁。鼓励镇街探索村民缴纳垃圾费等缴费机制,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深入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广兴镇将“大操大办”“活人墓”“脏乱差”以及违规建房、意识形态等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难点、痛点纳入村规民约范畴,分类分项确定标准和分值。每季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镇村社干部、乡贤、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常住农户入户打分,对结果进行公示,并根据得分情况兑现香皂、纸巾等日用品。

中山镇确保宣传到户到人,带动全镇村民主动参与整治,营造环境整治“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视觉、听觉、触觉“三觉”入手,建立立体的宣传模式,不断推动“月月大扫除”活动人人参与,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刻骨铭心”。

先锋镇保坪村为破解“村大面广难治”“户散人少难管”等乡村治理堵点难点,通过选“新乡贤能人”、树“院规院训”、设“讲理堂坝”等措施,推行“院长制”乡村治理新方式,强化基层节点,缩小自治半径,推动乡村“善治”。

考核是一切工作的指挥棒。江津强化考评督促机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月调度、半年排位、年终考核”,创新采取“现场+会场”形式,开展观摩、检查、评比活动。全区分为四大片区,由区领导带队每季度组织现场观摩,并进行交流座谈,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同时,各镇街和村(社区)开展清洁村、清洁社、清洁户等评选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白沙镇对“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开展明察暗访,建立“季调度、半年通报、年度考核”工作机制,并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度考核。镇农业发展局、经济发展局、综合执法局、卫生健康科等专项牵头部门按照行业职能对村居进行指导。

油溪镇蜂岗村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管护机制,村社干部包社包片负责落实;建立了清洁院落长制度、“清洁户”评选制度、保洁员考核办法等制度,有效运行,并将相关制度和考评情况上墙公示。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