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近年来渝北区紧扣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加快构建具有特色、体现优势、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市场主体逐年增加、产业结构日益优化,2020年,渝北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2009.5亿元,成为重庆市第一个突破2000亿元的区县,经济发展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改造传统产业 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渝北是制造业大区,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是其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其规模虽然大,装备、技术等却基本上处于“传统制造”阶段。
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效益,2017年起,渝北区坚持将技改作为工业发展的“稳定器”与“加速器”,每年滚动安排2亿元财政技改扶持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
重庆嘉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就见证了技改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改变。作为主要生产汽摩配件的制造企业,在智能化浪潮下,2017年该企业顺势而为,不断普及数字化装备,在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经营管理各环节均实施了数字化改造,现已将传统手工生产线,全部改造成以数控加工中心为核心的数字化生产线,并逐步升级到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第3代智能化生产线。
“智能化改造后,企业劳动效率提高了6%、产品合格率提高4%、废品损失率降低2%,效益明显提升!”公司负责人表示。
南方英特通过构建制造执行系统推动生产流程再造,运营成本下降27%、生产效率提高52.7%、产品不良率降低15%;驰骋汽车大量运用机器人,产能提升3倍,用工减少85%,质量合格率由85%提升到99%......
渝北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改扶持专项资金,近年来该区对单个项目扶持比例可达50%,扶持资金最高达5000万元,远超过国家、市级补助资金标准。截至目前,已累计扶持区级技改项目191个,建成2个智能工厂和13个数字化车间,其中天实精工被认定为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真正改出了效益和竞争力。
培育新兴产业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渝北前沿科技城,由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所建的传音“智汇园”项目如今正在加紧建设。根据规划,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手机7000万台以上的产能。2020年,这家公司就实现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169.3%。
这正是渝北区近两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项新兴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在2020年,该区以OPPO、传音等为主的手机整机产量就超过8000万台,全球所产的手机每20台中就有一台“渝北造”。
在加快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也是渝北经济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如今,不仅仅是智能终端产业,在仙桃数据谷,渝北还围绕当地和重庆的主导产业,集聚起了长安软件、紫光建筑云、华为、字节跳动、中科创达、中软国际、中冶赛迪、新致软件、微软、高通、ARM等软件龙头企业。
“目前,仙桃数据谷内已注册了以软件信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1114家,入驻企业240家。”仙桃数据谷负责人说,数据谷的信息软件产业已在主城都市区实现领跑,未来还有更高的目标:建设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业生态谷。
据了解,目前智能终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渝北区经济发展的引领性产业。2020年,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实现的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占比已达46.2%。
整合资源优势 打造重点关键产业园
当前,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变革趋势下,汽车将逐步由机械代步工具向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转变。
随着渝北区汽车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智能终端、软件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恰好为渝北顺应汽车产业新发展趋势打造了坚实基础。
就在今年8月9日,渝北区获批市级汽车电子重点关键产业园,这也是我市首批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之一。
根据规划,该产业园将依托空港工业园区(创新经济走廊板块)发展汽车电子硬件产业集群,在仙桃数据谷打造汽车软件产业基地。
园区获批后,8月27日,长安软件科技公司就正式入驻仙桃数据谷,将通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新能源化方向,全力打造成渝地区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高端汽车产业集群。
8月24日,北斗星通也落地仙桃数据谷,未来将与长安汽车及中国汽研合作,开发适配于长安汽车主力SUV车型的北斗智能化座舱终端的规模化应用,建设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试验系统等。
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进一步招大引强、补链延链,力争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