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打造渝东南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 黔江 创新数字经济 建设智慧城市

发布时间:2021-08-23 12:32
发布时间:2021-08-23 12:3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黔江数字营销基地内“农掌柜”农业产业供应链管理云平台展示农产品实时销售情况

衡生医用胶囊数字化车间

黔江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近年来,黔江区持续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决策部署,把数字经济作为追赶超越的新动能。同时,通过发展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智能产业,促进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渝东南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黔江按照项目化、事项化推进的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黔江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黔江通过积极打造集政、用、产、学、研为一体的黔江数据湖科技园,促进本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快速集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发挥黔江地理和区位优势,力争将黔江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抓基础 多措并举夯实数字基建

“发展数字经济首先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黔江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黔江不断实施5G基站建设。目前,累计建成5G基站863个,覆盖了城区及重点乡镇的重点区域,基本实现了5G组网。同时,印发了《黔江区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1-2025年)》,规划建设5G基站1824个,助力黔江区数字经济发展。

黔江不断完善新基建行动方案。据了解,《黔江区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谋划了包括大数据、产业数字化在内的项目58个,总投资154亿元。

“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抓手,由于搭建了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工程,可以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带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该负责人表示。

促发展 鼓励创新提升数字经济

近年来,黔江不断通过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其中,持续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今年上半年培育科技型企业10家,总量达到360家,上半年共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3笔,贷款金额达5490万元,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95亿元,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据介绍,目前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到34.43,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3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7家,占渝东南片区总量的56.1%;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R&D投入)超过1亿元,较上年增长28%;以上指标稳居渝东南首位。

以创新持续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鼓励传统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强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黔江坚持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支持企业实施了34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引导黔龙卷烟、衡生胶囊、神斧锦泰建设数字化车间建设并指导申报政策支持,支持重庆科瑞南海制药有限公司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青蒿素生产加工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平台。

黔江还着力扩大科技创新开发合作,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华录黔江数据湖项目落地建设,积极争取重庆大数据中心渝东南存储分中心和重庆水土数据中心异地灾备中心项目落地黔江,以科技园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吸引大数据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促进黔江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和快速集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重应用 多平台多场景构建数字社会

为了实现全区智慧治理布局“一盘棋”和“一张网”,黔江引入综合治理“城市大脑”。目前,通过建设综合治理“城市大脑”云平台统揽区级视频共享总平台、综治“9+11”信息平台、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和三维GIS地理信息平台和“两微一端”。黔江已完成了“城市数智中枢”初步设计,正在积极构建城市管理运行的“城市大脑“,印发了《“智慧黔江”发展规划(2021-2025年)》,逐步探索建设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项目,促进“城市大脑”向“经济大脑”转型。

武陵山社区位于舟白街道南端,2020年,街道基于“城市大脑”的“雪亮工程”建设建成了街道、社区分平台视频监控平台——武陵山社区综治中心,建设了8个智慧小区,安装平安监控300余户,实现重点部位、背街小巷、集镇场所、铁路沿线、村级道路和村居办公场所等地6个全覆盖,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介绍,“雪亮工程”启动以来,全区整合视频镜头2万余路,拟建设智慧小区50个,安装平安乡村监控4万余路,实现重点部位、背街小巷、集镇场所、铁路沿线、村级道路和村居办公场所6个全覆盖。区级视频共享总平台升级后,融合了全区高空瞭望、鹰眼、人脸识别、车辆微卡口等视频监控,为立体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奠定基础。

“雪亮工程”仅仅是黔江打造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黔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在智慧旅游、数字乡村、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数据化等多个方面,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持续打造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其中,在加快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方面,黔江在重要交通节点实行电子化管控,实现景区游线视频监控全覆盖,通过完善LED显示屏、触摸屏等数字化多媒体系统,实现景区WIFI和4G信号全覆盖。同时,设置景区APP、景区微信、景区微博和门户网站,添置对讲机、语音讲解器、自助售取票机等配套设施设备,完善在线预订、移动支付等服务功能。此外,还建立濯水景区数字化指挥中心、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和电子商务中心,扩建通信基站4座,新建移动和电信基站各1座;建成“1+4”接待服务阵地,配备导览沙盘、影视厅、儿童游乐室等配套设施,完善购票、咨询、医疗、邮政等服务功能,日接待能力达2.3万人次。

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方面,黔江增强通信网络建设力度,实现219个行政村活动室、卫生室、居民聚居区全部通光纤网络,城乡4G网络信号深度覆盖,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超过90%。同时,全面开放主要公共杆塔资源,实施5G通信网建设。随着信息技术服务不断融合,全区已完成216个益农信息社建设,基本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覆盖率98.6%。黔江还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站,整合公益、便民、电商、培训体验四类服务,将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宣传与政务公开相结合,实现信息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

在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数据化方面,黔江梳理整合失业补助金申领、职业培训补贴申领、求职创业补贴申领等31项公共服务事项入驻“渝快办”平台,实现网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

“这些平台和应用场景为黔江的现代城市治理插上了‘智慧翅膀’,提高了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黔江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了提升全区居民的数字技能,黔江还加强数字技能培训。目前,通过统筹协调区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启动数字技能培训,累计开展数字化管理师培训44人次,通过网络线上开展通用职业素质培训394人次。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