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江北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1-06-30 14:27
发布时间:2021-06-30 14:2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摩天高楼比肩接踵,这里有诗意江景、大气城景、秀美街景、璀璨夜景,金融机构竞相“抢滩”。李显彦 摄

集文、旅、娱于一体的24小时特色街区——九街,跳动的音乐与酒香、咖啡香交融,夜的狂欢在这里启幕。  李显彦 摄

中国最具竞争力商圈、西部首个“中国商业名街”——观音桥商圈,这里臻品汇聚、时尚交集、文化碰撞、商贸兴盛,繁华都市的魅力尽显。  李显彦 摄

“中国森林氧吧”铁山坪森林公园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园内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气候适宜,环境质量优越。  赵俊辉 摄

江北区五宝镇森林小镇风光无限,传统文化底蕴浓厚,民风民俗原汁原味,农家生活多姿多彩,犹如一颗镶嵌在长江边上的“生态明珠”,山清水秀,交相辉映,景色醉人。李显彦 摄

5月21日,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江北区分别与重庆滴滴出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了协议,涉及信息服务、金融、商贸、出行等领域。

重庆国金中心——汇萃高端、风尚及生活品位的一站式购物休闲新地标。赵俊辉 摄

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金融科技为核心,融合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场景,践行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致力于让更多消费者在万物互联时代享受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张天豪 摄

长安汽车总装三车间玻璃安装机器人。长安汽车经过多年沉淀完成了OTD、ERP、MES、ILE等8大信息系统平台,搭建研发、制造、物流、销售全覆盖的智能系统,成功建立智能系统覆盖的柔性、自动生产线。

重庆金融博物馆集金融文化、金融历史、金融教育、金融会展、金融招商与展示为一体,填补了重庆金融基础设施空白,助力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张天豪 摄

鲤鱼池小学社团活动,辅导老师在七彩油画社中引导学生们去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江北区围绕解决家长接送“三点半难题”,每年投入3000万元提供覆盖5万余名学生的课后辅导。 赵俊辉 摄

6月22日晚,重庆市“庆祝建党百年”灯光秀在“两江四岸”震撼上演。江北嘴“十屏联动”灯幕上滚动播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祝福标语。赵俊辉 摄

5月25日,观音桥街道明珠社区养老服务站,老人们进行康复理疗。江北区坚持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瞄准温馨、温情、温度三个重点,布局落地121个养老服务设施,在全市率先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曹检 摄

四季见花,一步一景。漫步石家花园街巷的陈芳有感而发:“环境和景观提升后,原来的路走起来更有味道了。”

华灯初上,不夜九街悄然变成一片如梦如幻的灯光海洋,跳动的音乐与酒香、咖啡香交融,夜的狂欢在这里启幕;

石马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91岁的刘群老人述说自己中心的幸福晚年生活“像在家里一样温馨!”

行走江北,经济发展、城市品质、民生之美彰显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江北区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努力建设全市“两高”示范区,努力实现城市品质“有颜有值”、区域经济发展“有质有量”、人民生活“有滋有味”。

经济发展有质量

“古都巴郡,时尚江北”,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月4日,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暨地方产品(德阳)推介会上,港城工业园区与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工业园区共同签署协议,将在做大产业集群、强化项目对接等方面进行合作,全面提升成渝地区装备制造全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

这是江北积极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发展中,江北区在积极率先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着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促进“增量”变革,拥有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达83个;“中国民营疫苗第一股”智飞生物保持强势;金融机构竞相“抢滩”,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快速崛起为重庆乃至西部的金融地标。

商贸业是江北区的传统优势,除了传统商贸外,新业态增势良好——

观音桥商圈成为高品质多元生活体验地,IFS国金中心成为国际时尚潮流引领地,保税商圈成为世界特色商品展示地,“不夜九街”全国闻名;文旅产业促进“流量”变革,鎏嘉码头、北仓、鲤鱼池42号等一批全国知名都市文化旅游热地相继涌现,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江北区以“三送两办一访”为抓手,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江北经验”,其中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10个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7个案例获评国家级奖项。

城市品质有颜值

清晨,漫步于北滨路、铁山坪森林公园、御林河畔,绿草与繁花相依,江水与碧空相映,美景如画;白天,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摩天高楼比肩接踵,观音桥商圈处处人潮涌动,欢声笑语;夜幕降临,长长的江河岸线和灯火璀璨的鎏嘉码头,勾勒出一幅银河星光图景。

“白天摩登时尚,夜晚流光溢彩”。如今的江北,正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路网日益通畅,城市管理愈发精细,夜景提升上强度,市容环境更加优美。

这样的蝶变,源于江北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突出彰显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积极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提升中,江北区将徐悲鸿美术馆与明玉珍睿陵、测候亭、保定门等多处历史文物有机串联,形成历史文化“珍珠链”。

“周边鲜花绿植,环境优美,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深厚的文化,散步也很舒服。”家住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的陈芳,在参观了徐悲鸿美术馆后,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智能化是提高城市治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江北,大数据赋予了城市管理一个智慧的“大脑”,提升了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通过江北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系统,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解决管理痛点,让管理实现全民性、全时段、全要素、全流程的覆盖,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

得益于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城市品牌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区”花落江北;长江上游城市花博会、江北嘴“十屏联动”灯饰展播等成为“近悦远来”的亮丽名片。

人民生活有滋味

夏日炎炎,走进石马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几位老人围坐桌前,笑声朗朗。

“这里环境舒适,工作人员服务贴心,还有医疗保健室,像在家里一样温馨!”中心的“全托”老人刘群对眼下的晚年生活很满意——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每天散散步,和老友们聊聊天,生活惬意。

让老人就近幸福养老,江北区已布局落地121个养老服务设施,在全市率先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建设养老助餐服务站32个,推进解决居家养老“吃饭难”问题。

民生虽然是“看不见的工程”,但江北区对“里子”的投入毫不吝啬,将“惠民生”作为很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一件件民生实事加速落地,人民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环境优美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近年来,江北区教育发展一路高歌奋进,跑出加速度,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增加公办幼儿园50所,投入3000万元提供覆盖5万余名学生的课后辅导。

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江北区把彰显生活品质作为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低保统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新建成自助图书馆、高端文博及艺术展馆18个;新建、改扩建学校21所,建设未来学校11所;新增康心医院等8家民办医院,创成“全国健康促进区”。

鲜活的数字背后,渗透着深深的民本情怀,描绘着更有质感的幸福生活。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