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部门动态

城市更宜居 出行更便捷 市住房城乡建委加快实施重大城市基础设施攻坚行动

发布时间:2025-04-23 09:47
发布时间:2025-04-23 09:4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市郊铁路璧铜线

九龙半岛滨江段步道

“轰隆”一声,随着烟尘逐渐散去,在科学城隧道项目现场,掌子面爆破开挖工作宣告结束。工人们“全副武装”,紧张有序地开展落石排危等工作,向9月底隧道双向贯通目标发起冲刺。

上周末,黄桷沱长江大桥先导索在交通艇的牵引下成功跨越长江,大桥南、北两岸主塔顺利“牵手”,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径路轨两用悬索桥建设进入上部结构施工的关键阶段。

“便捷的交通不仅是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建设宜居环境的抓手。”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我市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和提升轨道交通分担率攻坚行动,推动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提速,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及重庆加快打造开放之城、宜居之城、便捷之城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动能。

重点路桥隧建设快马加鞭

近日,李家沱复线桥南引道工程内环华陶立交B匝道钢箱梁架设全部完成,为实现今年项目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李家沱复线桥南引道工程起于李家沱复线桥南桥头,止于内环华陶立交,全长约2.43公里。该工程不仅是我市规划的快速路“四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心城区中部槽谷纵向联系的快速通道,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巴南区与九龙坡区的快速联系,促进南部片区与中部、北部片区融合发展。

在茶园片区,茶惠大道一标段玉马路主线高架桥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桥梁附属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二标段涉及配套重庆东站开放交通的道路工程路基全线开展施工,计划6月底与重庆东站同步开通投用。

茶惠大道是重庆东站的横向骨架道路之一。其中,茶惠大道一标段起于茶园立交,止于东站立交,全长4.23公里;二标段起于东站立交,止于惠民北立交,全长4.86公里。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加强重庆智慧总部新城片区和茶园新区联系,为重庆智慧总部新城片区的城市开发提供有利条件,对构建中心城区对外交通体系、促进片区发展意义重大。

李家沱复线桥南引道、茶惠大道项目施工,是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项目建设“快马加鞭”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委加快推进科学城隧道、宝山大桥、茶惠大道等21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春节刚过,市级重点“路桥隧”项目就实现“三天全复工、一周全达产”的纪录。截至一季度,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开工项目数量已超计划目标2项,超额完成投资目标任务。

让“上班的路”更快捷,让“回家的路”更舒心。今年,我市还计划加密次支路网200余项、实施未贯通路75条,有效缓解中心城区骨架路网交通压力,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火力全开

作为城市发展的“先手棋”、惠及民生的“连心桥”,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同样“火力全开”。

新年刚过,轨道交通27号线建设传来好消息,全线已有10座车站主体结构完成。截至本月初,该项目土建工程累计完成78%。

4月17日,随着黄沙溪站、小什字站接连完成车站主体土方开挖任务,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全线车站主体土方开挖全面完成,向全线开通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18号线北延工程小什字站完成车站主体开挖的第二天,轨道交通15号线首列车顺利运抵重庆。此外,该线路首座主变电所送电成功,标志着重庆首条全自动运行城轨快线即将进入综合联调阶段……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抓重点、攻难点、破堵点,持续提升轨道建设投用强度;同时,优品质、强服务、聚人气,全力提升轨道交通服务质效。

去年,市郊铁路璧铜线正式开通运营,重庆轨道交通运营规模达到14条、575公里,位居全国第7;轨道客运分担率提升至54%,日最高客运量首次突破600万人次、达614.8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这一年来,2号线8列编组增车、3号线编组“6改8”相继完成改造,4号线开设“背篓车厢”,为城市轨道交通注入更多“民生温度”。

今年,市住房城乡建委将以城建“六大攻坚”行动为统领,围绕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和轨道站场品质提升两大重点任务,全速推进225公里续建线路建设,确保6号线重庆东站段上半年建成投用,4号线西延伸段年内建成投用。

一季度,中心城区开通了富华路站3号出入口等11个运营轨道车站出入口,惠及周边近20万群众。今年,我市将力争开通20个运营轨道车站出入口,预计可增加轨道客流6万人次/日,便捷车站周边30个以上小区居民出行。

打造慢行系统让市民出行更绿色

让市民出行更绿色、更便捷,我市还加快推进山城步道、人行过街设施等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改造和升级,让更多群众乐享高品质的城市慢空间、慢生活。

最近,位于九龙坡区的九龙半岛滨江段步道成为市民Citywalk的“新宠”。“这条步道太美了,感觉每一步都像踩在画里。”家住附近的李女士表示。

我市持续推进集“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山林步道”为一体的山城步道网络建设工作,擦亮“山城步道特色品牌”,精心打造了一条条集城市景观、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山水城市“立体画卷”,让“休闲的路”更加赏心悦目。

截至2024年底,重庆中心城区累计建成山城步道107条、797公里。今年,中心城区计划建设山城步道项目共24条、99.1公里。两江国际商务中心景观绿廊步道,南坪商圈步道提升工程,一品河、黄溪河“清水绿岸”步道工程等一批项目将力争年内投用。

比如,两江国际商务中心景观绿廊步道项目建成后,市民可从中央公园步行直接进入绿廊,经过中央公园商圈各商场,进入黄山体育公园;项目建成也将有助于完善片区绿地生态格局,提升区域城市品质形象。

同时,我市大力推动人行天桥和地通道建设。2024年,中心城区完工人行天桥和地通道14座,累计建成人行立体过街设施926座。

比如,位于江北区可乐小镇B区路口的盘溪路可乐小镇人行天桥,建成后有效解决了可乐小镇A、B区人行过街问题,保障了行人过街安全,同时也提供休闲、社交场所,为行人提供了多种活动的选择。又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天桥投用后,服务华润二十四城约2万户住户以及南侧的重庆谢家湾学校约5000名师生,对缓解万象大道交通拥堵、改善周边居民出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中心城区计划新建和续建33座人行天桥和地通道,力争完工17座。两江新区金开大道翠云人行天桥、重庆高新区西永大道拓宽改造—西永天街人行地通道等一批项目有望在年内投用,沿线交通效率将得到提升,市民出行安全更有保障。”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