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交汇,水系纵横。治水兴水,是事关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
3月31日,重庆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渝西工程)嘉陵江干线全线通水。这条干线通水后,每年可新增供水1.26亿立方米,有效改善北碚区、璧山区、九龙坡区生产生活用水条件。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嘉陵江干线通水活动现场。第1眼TV-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同一天,水利投融资“政银企”项目推介会在重庆市水利局举行,重庆市水利局发布207个水利投融资项目、总投资2775亿元,涵盖水源、引调水等多种类型,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水,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重庆水利一体推进供水、节水、防洪水、治污水等工作,全力推进管水治水现代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2024年,重庆市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388.3亿元,同比增长39.8%。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稳定保持Ⅱ类。
重庆如何为水利事业提供资金保障,如何高质量建设现代水网,如何为治水管水插上“智慧翅膀”,激发“水动能”?
关键词:融水
多渠道投融资 为水利事业提供资金保障
资金保障是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基础。
在重庆市水利局3月31日举行的水利投融资“政银企”项目推介会上,北碚区、武隆区、秀山县与农发行、国开行、三峡银行现场签约3个水利项目,融资总额达8.9亿元,为全市水利建设一季度“开门红”注入强劲动能。
重庆市水利投融资“政银企”项目推介会现场。重庆市水利局供图
“这次对接会对区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我们很重视这次与金融机构、企业面对面的机会。”长寿区水利局局长胡勇说,这次会议他们优选了7个项目,总投资143亿元,都具有优质的资源、稳定的市场、可观的收益。
2024年,长寿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县级水网先导区”,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取得13亿元融资实效,水权改革也取得了实果,特别是聚力“三攻坚一盘活”,将21座水库10年原水经营权公开挂牌,有偿转让,收益达2.9亿元。
本次会议上,重庆市水利局还围绕重庆水利高质量发展,筛选形成了一批成熟度高、代表性较强的项目,向金融机构、央企、国企、民营企业进行推介。这批项目共计207个项目、总投资2775亿元,涵盖水源、引调水、灌区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等类型。
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重庆积极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水利投融资改革十条措施,先后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在西部地区率先建设“重庆水利渝融通政银企直通车”,实现“政银企”融资信息互联互通。
重庆还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分别印发金融政策文件,2024年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89亿元。
2024年,全市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388.3亿元,同比增长39.8%;争取中央资金216.7亿元,增发国债到位150.3亿元,国债完成率、支付率达到“双百”目标。
在水利投资的有力带动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库、跳蹬水库、向阳水库4座大型水利工程同期在建,现代化水网建设在巴渝大地提速铺展。
关键词:兴水
多个重点工程有序展开 加快建构现代水网格局
藻渡桥最后一跨箱梁浇筑完成、跳蹬水库(开州)溢流坝段固结灌浆施工完成……近段时间,重庆水利建设捷报频传,这背后是重庆水网展开骨架、全速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开州区南门镇卷桥村跳蹬水库施工现场。重庆市水利局供图
水安全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重庆坐拥三江和我国最大淡水资源库—三峡水库,是国家水网的重要通道和结点。
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2023年12月,《重庆市水网建设规划》获市政府批复。根据《规划》:重庆将按照“一干多支、一核多点、三塔五引、多源互济”总体布局,打造现代化综合立体水网。到2035年,主城都市区水网率先建成,全市水网基本建成。
2024年11月,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水网建设先导工程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上,全市集中开工47个水利工程,涉及云阳、万州、涪陵、开州、丰都等16个区县,涵盖区域水网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水库整治等类别。
作为万开云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推动水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和保护。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现代水网工程不仅是川渝东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重要节点,更是重庆市加快构建现代化水网的生动缩影。
来自重庆市水利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库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水利项目有序开展,集中开工灌区项目38个,涉及21个区县114万亩灌溉面积。
渝西工程嘉陵江干线北碚段。第1眼TV-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关键词:治水
智慧化赋能 水旱灾害防御“双赢”
重庆水系发达、河库众多、覆盖全域。如何兴水利、除水害?这是一道重庆水利人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2024年7月中下旬,同时遭遇长江、嘉陵江4次编号洪水和48条河流68次超警戒以上洪水;全年高温持续时间长达42天,超过2022年37天历史最长持续高温纪录……
为打好这场水旱灾害防御战,重庆水利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抓实抓细水旱灾害防御各项措施。
“前端AI智能识别,终端系统对河流出现的险情自动预警、自动分析、自动推演,治水变得更智能,群众安全更有保障。”在万州区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智慧大屏上实时监测的河流画面和数据信息。
为应对严峻防汛形势,万州区于2024年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基础设施与管理提升工程。经过抢抓建设,该工程目前建设全面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全区洪水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利设施运行、自来水供水等进入了智慧时代。
万州智慧防汛是重庆智慧化赋能治水管水的缩影。聚焦防汛工作,重庆市水利局构建了递进式预警预报、防汛责任人全覆盖抽查“叫应”以及水网联合调度机制,系统化推进水旱灾害防御应对能力。重庆还迭代构建数字水利总体构架、河长管河治河等3个水利数字化应用贯通实战,让河流险情得以迅速发现、预警和处置。
智慧化赋能助力水旱灾害防御“双赢”。2024年,重庆累计发布雨前提示、雨中提醒、水情预警684期,调度水库207座次、拦蓄洪水46.5亿平方米,有效抵御23次强降水、88次超警以上洪水,实现全市未溃一堤一坝、未直接伤亡一人。
一座座大中型水库规划立项并投入建设,一个个灌溉设施滋润沃土良田,一条条美丽河流碧波荡漾……如今,在重庆,大江交汇渐次欢腾,山秀黛色碧波涟涟,巴山渝水交织出人水和谐的美丽新画卷。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