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暨创新应用场景现场展示。新华网 发
7月19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为全面支撑能感知、有温度、会思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局依托在创新、数据、人才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初步建成了重庆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集成海量城市空间数据,并以空间为纽带,连接经济社会、物联感知等信息,在生态保护、规划建设、社会治理、数字经济等方面形成了系列创新应用场景。今后,CIM平台将基于全覆盖、全要素、全周期的海量空间数据资源,以及虚实融合、精准映射、仿真推演的核心能力,面向各委办局、行业部门提供时空底座、开放接口、创新场景三大板块服务。
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CIM平台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它通过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过去现在未来空间数据和物联网数据,为城市的数字化表达和管理提供城市数字底座,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也是智慧城市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CIM平台构建了城市立体时空底座,建成覆盖全市域8.24万平方公里的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三维模型、实景三维模型、2.5维地理信息数据,以及覆盖部分城区的建筑、轨道、隧道、桥梁、地下空间等专题三维模型;以时空底座为支撑,可接入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建设、物联感知和公共专题等数据,从而形成包罗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过去现在未来,涵盖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地质、建筑、市政、公共服务和城市运行等多领域的城市数据资源体系。
重庆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暨创新应用场景现场展示。新华网 发
“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键“桥梁”,重庆市CIM平台具有虚实融合、精准映射、仿真推演三大核心能力。”重庆市勘测院副总工程师兼空间信息分院院长薛梅介绍。
首先是“虚实融合”,通过新型测绘技术,对城市进行全空间、全要素数字化建模,将现实世界的空间关系精准的“上传”到数字世界;也可利用语音、手势、图像交互技术,将现实世界的交互带入虚拟空间。
其次是“精准映射”,CIM平台中,每一栋建筑、道路、树木都有唯一身份编码,通过空间定位和感知映射,实现对城市风貌、建筑格局、实时交通、社会活动等不同场景的真实呈现和动态监测。“例如实时感知洪崖洞游客数量和分布、嘉陵江的水位涨落、千厮门大桥轻轨穿桥,以及桥梁安全状况,城市运行状态变得息息可察。”薛梅介绍。
第三则是“仿真推演”。CIM平台以空间为纽带,通过数据建模、态势拟合、定量计算、模拟推演,构建一个可被计算机理解、分析、计算的虚拟实验室,为规划、建设、应急处置等事件提供量化、直观的推演、回溯与预测。例如根据实时监测的降水信息,结合城市地形、下垫面、排水、建筑空间等信息,推演洪水水位、分析淹没影响。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发布了CIM平台在生态保护、历史文化、规划建设、社会治理、数字经济等几个方面的创新应用场景。如依托CIM平台,打造了广阳岛全岛“山水林田湖草”数字底座。准确还原多时点自然资源状况,系统分析历年生态和地理格局的脉络、变化、关联,动态推演评估规划设计、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为广阳岛实现绿色蜕变提供了新动力;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落户“智能城市空间(CIM+)创新中心”,已完成科学城全域约1200平方公里时空数据汇聚,建立了数据驱动科学城产业、创新、空间布局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在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方面,重庆市CIM平台也有许多创新应用场景,如结合真实道路数据、案例场景数据,构建高度逼真、场景丰富的驾驶仿真平台,配合道路、地形、交通流、交通标志、光线、天气等高精度仿真,为自动驾驶方案商、车厂等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自动驾驶模拟器,推动无人驾驶在山地城市更加安全地落地推广和普及。
下一步,重庆市CIM平台将与全市域立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国土空间信息平台等联合,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内外联通的“数治国土空间”,助力全市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