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技能人才要如何评价? 记住这三类证书管用

发布时间:2021-02-07 11:36
发布时间:2021-02-07 11:3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提高职业技能、求职找工作,各种证书让人眼花缭乱,到底哪些管用?2月5日,市人社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对相关政策作出了解读。

目前,人社部门对技能人才的评价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职业资格证书,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颁发,可通过人社部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查询,被纳入人才统计和认定范围,作为落实有关人才政策的依据。涉及职业包括焊工,对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工种)。

二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是由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颁发的、对劳动者具备某一职业(工种)某一等级职业技能水平的证明。颁证主体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包括用人单位、技工院校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可通过人社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查询,被纳入人才统计和认定范围,作为落实有关人才政策的依据。此外,这是一项新制度,也是目前主要的评价方式。

以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在去年申报了“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资质,并在11月开展了首批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试点工作。通过评价认定112人,包括装配钳工、加工中心操作调整工两个工种。其中高级10人,中级92人。

“我们对通过评价的人员,每月发放技能津贴。月度的津贴标准为中高级在90-150元/月,技师/高级技师在200-300元/月。”

隆鑫公司人力企管部副部长邹遵莲介绍,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组织方式更灵活、评价内容更能结合公司实际。同时,畅通了一线工人向高级工甚至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发展通道,对促进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第三类评价形式为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它是劳动者熟练掌握并应用某项实用职业技能的证明,表明劳动者具备了从事某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工作能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颁发,可通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查询系统查询,被纳入人才统计和认定范围,作为落实有关人才政策的依据。涉及职业包括母婴护理、重庆火锅调味、小面制作、小儿推拿保健服务、产后康复服务等。

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蹇晓林表示,建立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是一项国家非常重大的改革举措。从1993年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国家一直使用职业资格作为技能人才评价的主要方式,从今年开始,这个方式将全面转变,社会化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将成为技能人才水平评价的最主要方式。

据介绍,2020年,全市组织开展技能人才评价45.9万人次,其中职业资格评价28.4万人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4.2万人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13.3万人次。全市备案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116家、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81家。其中,用人单位37家、技工院校13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31家,建立了全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系统,实现线上机构备案、评价申报、考务管理和在线监管,证书信息全部实现全国联网查询。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