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北碚区中山路小学将“开学第一课”搬上街头,联动朝阳街道“梧桐细语”宣讲团,开展爱国主义情景剧演出。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9月1日,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如何使用可躺式课桌椅。(学校供图)
9月1日,重庆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各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市场监管部门突击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各中小学积极探索,帮助新生做好“睡眠衔接”。从身心健康到实践体验,各个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迎接同学们,共同开启新学年的崭新篇章。
开学第一课
厚植爱国情怀,探索科技奥秘
记者打探发现,各学校策划的“开学第一课”内容多元,既有浸润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也有激发探索欲的科技体验,还有各种主题的实践活动,传递向阳而生的正能量。
“同学们,希望你们传承‘马兰精神’,在生活里不怕苦,在学习中不怕难,好好历练成长,为国争光!”在南岸区川益小学,学校校友、今年80岁的老兵胡爷爷和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事业的故事。分享结束后,胡爷爷将一支象征薪火相传的“火炬”交到学子手中,希望他们将家国情怀装进心底,把责任使命扛在肩上。
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则邀请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低空经济领域专家周映江为该校师生带来主题讲座。周映江以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未来职业”的新窗口。
万盛各学校带孩子们来到操场、展馆、公园等地,围绕环保、心理教育等开展实践活动。其中,丛林学校学生走进丛林镇绿水村乡情馆和当地企业,在实地参观中学习农耕知识;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聚焦学生心理健康,围绕新生如何缓解心理焦虑等话题开展了一场心理游园活动。
巫溪县城厢小学的“开学第一课”请来该校六一班学生郭明政分享他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郭明政曾因“背弟买菜”的事迹被媒体广泛关注。“9岁时,我爸爸突发脑溢血去世。妈妈患有尿毒症,弟弟才刚会走路。”郭明政说,从那时起,他便承担起家庭重担,不仅要早起照顾弟弟,还要每周3次陪妈妈去医院做透析。妈妈在医院治疗,郭明政就蹲在走廊写作业。一位好心人拍到他每天背着弟弟买菜的视频,并发到网上,他的故事才被更多人知晓。
“其实,我特别幸运。学校免了我的住宿费和饭钱,还给我捐款4000余元;民政局的叔叔阿姨每月会给我家打钱,我还有困境儿童保障金……”郭明政感谢社会各界对他的关怀,并讲述了自己的梦想,“我想当消防员,因为能‘救火、救人’,救助像妈妈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把收到的温暖传递下去!”
食品安全
“特殊访客”不打招呼直“闯”食堂
9月1日,除了返校的师生,九龙坡区各个学校、幼儿园还迎来了一群“特殊访客”——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执法人员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深入多个学校食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上午9时,执法人员来到育才中学食堂后厨核心区域,细致检查库房内是否存在腐败、变质、过期的食材,食堂员工切配、炒制、留样等操作是否规范,加工操作区、分餐间是否做到干净卫生,餐用具消毒、清洁、储存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在资料储存区内,执法人员随机调阅从业人员晨检记录、当日蔬菜农药残留快检记录、肉类进货票据及食品安全培训档案等资料,督促学校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安全总监及食品安全员要履行岗位职责,不打折扣地落实食品安全相关制度,切实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利用暑假对食堂设施进行了升级,并在开学前完成全面消杀和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所有食材每日早晨配送、多人验收,保证孩子们吃得新鲜、吃得放心。”九龙坡区育才中学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开学首日,九龙坡区共完成31所学校、幼儿园食堂的排查,发现12处问题,均已责令立即整改。
睡眠衔接
学校配备可躺式课桌椅、午休教室
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多所小学积极探索,通过配备可躺式课桌椅、设立午休室等方式,帮助一年级新生做好“睡眠衔接”。
在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一年级五班,班主任朱丽如正指导学生将课桌椅调整为“床铺”。当天,该校540多名一年级新生惊喜地发现,学校配备了可躺式课桌椅,在教室里就能躺下午休。
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怡介绍,一年级新生正处于幼小衔接关键期,在幼儿园时,他们有规律午睡习惯,“为新生配备可躺式课桌椅,就是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一些小学还为学生设置了专门的午休室。记者来到龙兴实验小学的午休室,只见不少孩子躺在上下床上休息,两名教师不时巡视检查孩子们是否盖好被子。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谌清淑介绍,学校仿照幼儿园,因地制宜将空闲教室改造成午休室,并购置独立小床供孩子们使用。“今年,学校设有8间午休室,午休时间固定为1个小时。”谌清淑介绍。
据了解,可躺式课桌椅价格比普通课桌椅价格贵近一倍,不少学校在推进午休优化时,面临资金压力、空间紧张等实际困难。
“学生可以躺下午休是好事,但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不能要求所有学校效仿。”西南大学团委书记于涛称,有条件的学校可因地制宜为学生创造好的午休条件,但对于那些暂时还没条件为学生提供“睡眠衔接”的学校,大家也要多多理解。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