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重庆打通铁海联运26个数据堵点实现跨域协同 西部陆海新通道加速迈向“数字化”

发布时间:2025-04-28 07:11
发布时间:2025-04-28 07:1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4月26日,一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出,将抵达广西钦州港后,转海运前往东南亚。这趟班列实现全程实时监控——它走到了哪里,货物情况如何,都能在重庆的后台显示出来,方便企业或者职能部门了解班列及货物的动态。

这是铁海联运班列众多“智慧”功能之一。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电子口岸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铁海联运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最主要运输方式,重庆率先打造“智慧铁海联运”综合场景,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我们在梳理过程中,发现了26个数据流断点堵点。”该工作人员介绍,围绕这些断点堵点,重庆通过“铁海联运一码通”建设,与海关、铁路、广西等深化合作,贯通突破渝桂铁海联运主干线数据链,实现一码贯通业务流程、一码集成数据能力、一码索引全链追溯、一码赋能综合服务。

铁海联运加速迈向“数字化”,是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生动诠释。

重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和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数字陆海新通道等9个专项工作组,推动相关工作。去年1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及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签署了区块链赋能数字陆海新通道合作框架协议。

“我们正谋划构建‘1+4+N’体系构架,作为以数字化改革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提质跃升的基本内核。”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1”即通道大脑,集成口岸物流行业数据资源、交换体系、知识规则、模型算法等,为数字陆海新通道提供数据支撑、业务支撑、决策支撑服务;“4”即聚焦通道拓展、物流组织、口岸服务、产业发展4大核心业务;“N”即建设智慧铁海联运、智慧国际铁路联运、智慧跨境公路物流、智慧长江物流等N个应用场景。

目前来看,数字陆海新通道已显雏形。

在数据收集上,已覆盖归集通关物流数据3.4亿余条,共享调用7700万余次。跨层级方面,融跨海关总署、国铁集团、人民银行等38类数据;跨境方面,融跨中欧、中老班列、新加坡港等47类数据;跨省域方面,融跨广西、四川、上海、浙江等省(区、市)71类数据;市内跨行业方面,融跨发展改革、商务、市场监管、通道平台、口岸场站、园区、生产企业等主体124类数据。

同时,重庆通过“一单制”数字提单制度建设,探索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一单制”数字提单应用新模式,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贸易规则、贸易金融规则创新,加速数字贸易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还编制形成国家标准,助力深化通道数字化改革。比如,《中国及世界主要铁路口岸及相关地点代码》标准已经上升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