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局、渝中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渝中区启动。记者了解到,近三年全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维持在98%以上。
活动现场 受访者供图
活动现场共设有免疫规划成果展区、科普宣传区和义诊咨询区,在免疫规划成果展区,一块块展板回顾了新中国在疫苗防病方面的历程,展示了重庆市免疫规划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的成效。
在科普宣传区、义诊咨询区,有志愿者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来自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重医附二院等医院的专家团队为群众答疑解惑。
惠民义诊现场 受访者供图
“二类疫苗有没有必要接种”“接种前后需要注意什么”……现场,针对众多市民的问题,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主任医师徐佳薇介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重要补充,能够预防更多疾病风险。例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可针对特定人群提供额外保护。
徐佳薇说,接种前,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好接种证,为儿童穿宽松的衣服,如实告知医生孩子生理健康情况,是否有基础疾病或处在发热期等;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观察情况,并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避免揉搓等。
据市疾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免疫规划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共设置儿童、非免规疫苗、产科、狂犬疫苗、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等5类接种单位3800余家。疫苗针对性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我市维持无脊灰状态已30余年,自1992年后再无白喉病例。2024年底,全市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从2005年的1.79%降至2022年的0.11%;麻疹报告发病率持续维持在1/100万以下的消除水平,流脑、乙脑等疾病报告发病率多年保持在0.1/100万的极低水平。
此外,全市已建成数字化接种门诊900余家,家长可通过预防接种线上公众服务平台进行接种预约、查询等。“渝中区、沙坪坝区等30余个接种单位还探索了预防接种移动支付。”该负责人表示,我市还持续实施初二女生HPV疫苗接种民生实事项目,已惠及30余万名女生。下一步,重庆将适当增设成人接种门诊,推行全科医师疫苗健康处方,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的开发应用,为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便民、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