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计划三年内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 到2027年智联电动车年产量超过1500万辆

发布时间:2025-04-23
2025-04-2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4月22日,记者从在重庆举行的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发布会上获悉,重庆计划3年内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预计到2027年,智联电动车年产量超过15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超过80%。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正加紧制定相关行动计划,预计到2027年,产业核心零部件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运营体系、智联电动车产业合作发展平台、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智联电动车数据服务系统;积极创建国家级产业中试创新平台;建成最具影响力的智联电动车智造基地。

目前,重庆正瞄准现阶段超过2000万辆的国内电动摩托车市场,盯紧超过1000万辆且增长潜力巨大的亚洲、非洲、拉美等海外市场,加快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未来,重庆将与天津、江浙、两广三大电动车生产基地竞合发展,力争占据国内电动摩托车市场、出口电动车市场一半的份额。

具体来看,两江新区将重点承载产业合作发展、产业大脑服务、产业中试创新三大平台建设,永川、铜梁、大足、璧山等区分别担负起支持雅迪、爱玛、台铃、比亚迪、星恒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重任,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发布会现场,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北斗智联工作委员会相关人员介绍了“智联电动车标准体系”建设情况。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电动车智联标准体系,重点包括智联终端、智联云端、智联数据三部分。

2025—2027年,标准体系建设有三项重点任务:在新版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以形成数据服务和数据管理能力为重点,推进智联电动自行车团体/企业标准制定;加快智联电动摩托车团体/企业标准的制定;建立对接出口目的地国法规标准的数据平台,推动出口模式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和品牌价值输出转型升级。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智联电动车有限公司还联合发布了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该系统基于新版国标,但远高于新国标要求,可支持提升电池安全、铅酸循环、锂电回收、交通规划、停车充电、质量管理、以旧换新、低碳发展等方面社会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