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陇协力树立陆海新通道省际合作典范

发布时间:2025-04-11
2025-04-1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4月10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第四次会议在甘肃兰州举行。

按照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议工作部署,办公室会议要在“13+2”(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以及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轮流举行。重庆和广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最早的发起者,所以率先举行了前三次会议。甘肃,为何成为第四次会议的承办地?

通道建设

甘肃是最早响应参与共建的省份之一

早在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刚开行时,重庆与广西两地就意识到,要更好发挥这条通道的作用,必须有更多“朋友”加入,这样才能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甘肃与贵州,成为最早响应参与共建的省份。

2017年8月,渝桂黔陇四省区市签署了共建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省际合作机制正式成立。所以,甘肃算得上通道共建机制“奠基者”之一。

2019年6月,重庆以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成员为班底,组织团队前往甘肃,在当地部门的支持下,合作成立了陆海新通道运营甘肃区域公司。

“甘肃当时在市场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货代公司、货源企业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并不了解。所以,一开始市场运营工作非常困难,可谓举步维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介绍。

为此,重庆团队发挥经验优势,带着甘肃团队一起组织货源、开拓市场。

得益于两地携手推动,2020年,甘肃实现了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如今,甘肃融入通道建设的城市,也从兰州扩展到了武威、张掖、酒泉等地。

洋葱“出海”

重庆助力,甘肃产品销往东盟等地区

西部陆海新通道刚开行时渝陇携手组织货运,为双方展开协作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合作结出了越来越多的“硕果”。

推动洋葱“出海”,就是双方在协同组织货源方面的成功案例之一。

2023年,重庆组织代表团前往东盟推介陆海新通道,其间东盟有企业表示对甘肃的洋葱感兴趣。

“重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营组织中心,有统筹省际协作的任务。”刘义真说,既然东盟和甘肃有合作的可能性,重庆就应该积极推动这一可能成为现实。

为此,重庆团队回国后,马上与甘肃方面沟通,帮助其对接东盟的洋葱销售渠道,同时在货源组织和路线规划上为其出谋划策。

经多方努力,2024年,甘肃开通陆海新通道(甘肃酒泉—马来西亚)全冷链洋葱班列,实现了洋葱顺利“下南洋”。

如今,甘肃的洋葱已经销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以及安哥拉、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深度合作

为西北地区提供可复制、借鉴经验

“重庆和甘肃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的合作,为西北地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刘义真说。

刘义真说,“13+2”省区市中,西北地区因为距离钦州、湛江等出海口较远,在共建通道过程中,一直找不到抓手。而甘肃通过与重庆、广西等地区合作,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开放之路。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下,东南亚的热带水果、海产品,中亚的矿产品,欧洲的木材源源不断进口至甘肃;甘肃的农产品、石棉、纯碱、铝材等工业品则远销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以甘肃陇南市为例,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当地的中药材、豆制品、山野菜、白酒、茶叶陆续“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出口,贸易伙伴由2021年的10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增加到现在的31个,出口产品由7种增加到16种。

“西北地区各省份其实都有潜力可观的资源。”刘义真说,像陕西有丰富的苹果、猕猴桃等水果资源;宁夏的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品适合出口;青海的盐湖资源、新疆的棉花和石油化工产品同样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这些地方的特色产品都可以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走向国际市场。甘肃的成功,则为这些省区市下一步如何用好这条通道,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经验。